|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就要迎来前所未有的死亡高峰?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死亡是一个十分沉重的话题,但却是我们每个人都必须要面对的,中国的死亡人数就成了很多人都关注的对象。


2022年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041万,23年有1110万。

2022年的死亡人数达到了1041万,23年有1110万。


那么,去年有多少呢?中国将会迎来死亡高峰吗?

历史欠的账,迟早要还

平时大家聊人口,总爱盯着“生”的事情,出生率掉了多少,年轻人不想生娃,这类话题热闹得很。

但其实,另一个字更严肃——“死”,也悄悄地在改变我们的社会格局。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摆在眼前,到2024年底,中国总人口是14.08亿,比上一年少了140万,而且已经是连续第三年下降。

仔细看这结构,出生人数954万,死亡人数1093万,负自然增长率已经扎了根。

更重要的是,60岁以上的人口超过了3.1亿,也就是说,大街上每五个人里就有一个老人。

有人可能以为,这只是短期波动,熬过去就好了。

但人口学者和复旦大学张震教授团队分析后指出,这是一条漫长的爬坡路,死亡人数未来几十年大概率还会一直往上走,一直到2061年可能达到每年1900万人的高峰。

这个所谓的“死亡高峰”,不是天灾,也不是社会坏了,而是历史遗留下来的自然循环。

七十多年前的生育集中,正在慢慢转化成未来的告别浪潮。

中国成立后的社会安定催生了两轮大规模的生育高峰。

50年代第一波,每年出生超过2000万;1962-1975年第二波,平均每年2700万,尤其1963年接近3000万。

那时候,家庭里多子多孙是福气,这些孩子后来成为改革开放和国家建设的中坚力量,撑起了所谓的人口红利。

现在,这些高峰的人群逐渐老去,第一波已经七八十岁,第二波也在排队进入老年。

生得集中,离世自然也集中,这就是未来几十年死亡人数集中的原因。


还有一个看似矛盾、其实科学的原因:我们现在活得太长了。

建国初期,人均寿命35岁左右,很多慢性病都是杀手。

现在人均预期寿命接近79岁,部分地方甚至破80。

医疗水平和公共卫生体系的进步让很多疾病从“绝症”变成慢病管理。

存活率数据显示,2000年以后出生的人活到65岁的概率女性超过90%,男性也很高,到80岁仍然保持较大比例。

几十年前出生的狂潮、现代长寿、死亡率下降,这三股力量拧在一起,就形成了未来的死亡高峰。


死亡高峰来了,社会压力真切可感

眼下,这股浪潮已经在我们日常生活里显现出压力。

首先是医疗资源紧张,去大医院看病会发现,门诊差不多四成都是老人。

心脑血管病、糖尿病等慢病长期跟踪治疗,不光是吃药和检查,还得长期管理,这对医保和医院的消耗就像流水一样,根本停不下来。

养老问题更棘手,现有养老床位约800万张,但需求可能超过1000万,公立养老院排队能等得人焦虑,私立养老院费用动辄上万,普通工薪家庭承担起来相当吃力。

护理人员数量更少,目前只有大约50万专业护理员,而按照失能老人的比例,缺口可能高达600万,一个护工往往要照顾十几个老人,忙不过来是常态。

再往后就是殡葬压力,大城市的墓地价格飞涨,十几万甚至上百万一块地不稀奇。

火化设备紧张,家属要排长队等着,原本的流程被压得水泄不通。

这些看似“不可触碰”的话题,其实正说明,当人口基数巨大时,生活和死亡的每一个环节都会被放大,社会系统要承受的压力不可小觑。

好在社会机器也在尝试调节。

海葬、树葬、花坛葬等生态安葬方式开始推广,既省地又环保,还能拿到政府补贴,慢慢被公众接受。

同时,生命教育也在慢慢进入学校课程,安宁疗护、遗产分配、老年人权益保护等法律体系,也在被提上日程。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