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赵晓:为什么 Lydia Polgreen 完全误判了世界?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为什么 Lydia Polgreen 完全误判了世界?


——从文明增长视角重构中美关系

作者:赵晓


在全球秩序剧烈动荡的年代,我们最需要的,不是那些“新闻叙事带来的情绪判断”,而是“文明结构带来的深层洞察”。只有从文明增长的角度去观察世界,中美关系及全球走向才会真正清晰。

近日,《纽约时报》专栏作家 Lydia Polgreen 发表文章,认为美中角色正在发生“惊人逆转”:美国主动挑起冲突,而中国反而在“维护现状”。观点表面新颖,实则仍旧停留在过时的冷战框架,忽略了文明体系、制度承诺、内部多元以及全球增长生态正在发生的根本性变化。

中美之间的分歧,本质不是“老大老二之争”,关键是两种文明模式、两种制度逻辑、两种增长路径在 21 世纪的全球竞争。

而回到文明结构,就会发现:Polgreen 的论断在起点上就错了!

一、中美断裂:不是 2018,而是 2016

核心不在冲突,而在制度承诺与国内路线的不可匹配**

Polgreen 认为中美关系因川普的关税战恶化,但真正的断裂点并不在 2018,而是在 2016 年——那一年,是中国加入 WTO 与 PNTR 后15 年“制度过渡期”的终点,也是国际社会对中国市场化改革路径作再评估的关键年份。

2001 年加入 WTO 时,中国与国际社会之间达成的并非“贸易安排”,而是一个 制度性契约。

其中,美国给予中国的“PNTR(永久正常贸易关系)”是这一契约的核心:

美国承诺给予中国稳定、非冷战化的市场待遇;

中国则承诺在过渡期内持续推进市场经济改革,实现产权保护、国企改革、补贴减少、要素市场化等结构性调整。

换句话说:

PNTR 的核心,是美国给予中国“稳定市场待遇”,中国则承诺“持续推进市场化制度改革”。

中国加入 WTO,是世界向中国“彻底开放市场”,而中国则承诺向世界“持续开放改革”。

市场换改革,这是当年双方达成的制度互换。


这才是中国崛起,2001–2016 年获得“增长红利“背后的真正基础。

然而,2016 年过渡期结束时,国际社会的判断是:制度承诺与实际路径出现偏离。

不是贸易逆差、不是地缘政治,而是更深层的问题:

中国到期没有完成承诺,而国际社会对中国“是否仍在继续市场化改革”产生了结构性疑问。

这里必须讲清楚,中国不是一个单一的经济意志,而是长期存在 两条路线的拉扯:

(1)改革派:真正希望兑现 WTO—PNTR 的市场承诺


他们真诚地希望中国改革,主张:

产权必须清晰可保护

国企与民企应公平竞争

要素价格市场化

经济更透明、更契约、更法治

与国际体系深度接轨

改革派相信,只有沿着邓公特别是胡赵当年确立的市场化道路,中国才能真正做大做强,并在全球经济中赢得长期信任。

这既是 2001 年加入 WTO 时世界对中国最大的期待,也是中国改革派的真诚想法。

(2)“厉害派”:强调制度特殊性,追求“赢两次”

他们的逻辑不同,他们认为:

美国是傻白甜,先骗进WTO 再说,在 WTO 体系内“先赢一次”;

当经济规模足够大、关键产业足够强时,让美国低头,承认现实,凭国家能力“重新定义规则”,再“赢第二次”;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