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为了上岸,年轻人开始"降级考研"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必须上岸


“读了那么久的书现在也找不到工作。你干脆把目标放低一点,再考一次。”第二次考研失败后,KK的父亲劝他。

本科就读于北方工业大学的KK,即将开始第三次考研了。2022年底首战失败,他没能如愿上岸华北电力大学(保定),第二次目标降级成考卷难度更小的华北电力大学(北京),却再次落选。他彻底崩溃了,研考失败,3月春招又是“0 offer”,“感觉自己一事无成。”


看起来,“三战”是他的唯一出路。他必须继续把眼光放低,保证考上。目标调整为一所东北的双非院校,那里的分数线比华北电力大学低了整整70分。

在父亲同事的推荐下,他报名了一所寄宿制考研自习室,全力备战。考研自习室里多的是和KK一样二战、甚至三四五战的考生,他们的一致选择是——降级、保守择校,像KK这样,考研目标院校比本科等级还低的也是不在少数。

这种趋势早在几年前就逐渐成形。教育部数据显示,全国考研报考人数从2017年开始就快速增长,此后5年每年增长率都超过10%。热门专业和学校分数线水涨船高,等到2019年,经济管理、哲学、艺术等商科文科专业国家线均分比上年上涨15分,而与互联网发展紧密相关的应用统计专业,分数也达到了近8年最高,400分都无法跻身高分行列。

当时,2019被称为“史上最难调剂年”,连以往热度较低的中西部高校(统称B区)都没有空位了——宁夏大学学科教育(语文)有考生389分调剂被拒;广西师范大学调剂报名人数比上年翻了近三倍;B区唯一一所985院校兰州大学,更是被东部地区985、211的本科学生挤爆。




虽然研究生每年都在扩招,但仍然赶不上报考人数的增速,平均每3-4个考生中只有一人能成功上岸。

淡漠正赶上这个艰难的时刻。作为华北电力大学能源动力专业的本科生,他两次报考西安交通大学失败,不得不接受一个现实——考入名校的概率不大了,往后只会越来越难。

无奈,他接受了中北大学的调剂来到太原。入学后他发现,自己是这一届研究生中唯一一个本科211的。周围的人都很不理解他为什么从211降级到双非读研究生,淡漠坦言,自己“考不动了”。


必区考研创始人姜鹏告诉“后浪研究所”,2021年,嗅到了考研市场的潜力,他在浙江湖州创办了一所寄宿制考研自习室,又在后两年将业务拓展到荆门和莫干山——基本每年都有降级考研的学生,有本科清北,降级到985、211读研的,有本科985,考研只敢考211的,而本科211的,考研却选择双非院校了。

如今的就业市场上,学历已然成了不少公司过简历的硬性标准,且这道门槛在逐渐收窄。一些规模较大的国企私企,明文规定了校招只招硕士及以上学历

本科生“一抓一大把”,想在就业市场上多收获一点关注,只能想方设法在“教育经历”这栏下多添几行文字。再加之“周围人都在考研,那我也考”的从众心理,“必须上岸”就成了学生们的共识和执念。

一次,姜鹏和某位在高校任职的好友聊起这件事,对方说,“现在太卷了,很多学生考研要花一两年的时间准备,所以宁愿放弃对学校等级的要求,也要尽快上岸。”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