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全面下架 六大国有银行率先发出了信号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曾经稳如老狗的五年期定期存款,正悄无声息地从中国各大银行的产品列表中消失——连三年期产品也在悄悄退场。如今,在售的最长期大额存单,只剩一年期可选。


这场“长存产品退场潮”,直击银行对锁定长期高成本负债的深度焦虑。在利率持续下行、净息差被压至极限的背景下,银行正用行动告诉储户:未来存款利率只会越来越低。

长期定存悄然退场:五年期彻底绝迹


11 月 25 日,陆媒报道,中国六大国有银行已全面下架五年期大额存单。

不仅如此,内蒙古土右旗蒙银村镇银行早前不仅下调利率,还正式取消五年期整存整取定期存款;湖北荆门农商银行也跟进,其特色产品“福满存”已不再提供。

趋势迅速蔓延至浙江网商银行、中信百信银行、苏商银行、中关村银行等,五年期、三年期产品纷纷消失。中关村银行公告明确表示:三年期、五年期定存已下架,仅限存量客户自动续存。

财经博主“刘大”评论:“直接下架长期定存,比利率倒挂还激进,显示银行极度渴望负债端灵活性,不愿被长期、高成本资金锁死。”

净息差逼近极限,银行焦虑升级

银行下架长期定存,核心原因直指净息差(NIM)承压。

数据显示,2025 年三季度,中国商业银行净息差企稳至 1.42%,虽环比稳定,但已接近历史低点和经营极限。与此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升至 3.5 万亿元,不良率达到 1.52%。

专家分析:“息差已经无法覆盖坏账率,银行经营全线高度风险化。”

网易大 V“小谈食刻美食”指出,贷款利率与存款利率的差值是银行盈利压舱石。然而,政策降息让贷款利率下行,存款利率下降滞后,传统“低息揽储、高息放贷”的模式难以为继。

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解释:银行下架长期大额存单、压缩定期存款,是为了降低负债成本、保护日益缩水的净息差。

银行用行动预测未来利率

长期定存消失,不只是对当前盈利压力的反应,更是对未来利率走势的“投票”。

“刘大”分析:银行不再锁定五年期存款,是担心未来利率持续下行。宁可将资金期限缩短到一年,也要保持负债端灵活,随时调整成本。


换句话说,银行在用实际行动告诉储户:未来利率只会更低。

房产、温和催收:全方位焦虑暴露

不仅在负债端动作频频,银行在资产端也忙得不可开交:

大型银行和地方银行加速甩卖法拍房、抵押房

对逾期贷款客户采取温和催收,只要缓慢还款即可


目标是快速回笼现金流,减轻账面压力

“刘大”总结:从取消长期定存、净息差收窄,到快速甩房,银行正在为即将到来的利率零时代提前布局。

非显性风险累积,系统性危机隐现

专家指出,中国银行业当前正面临“双重夹击”:收益端收缩,风险端承压。

主要风险包括:

地方政府隐性债务

中小银行高风险敞口

一旦多点同时爆发,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危机。

更可怕的是,六大国有银行的财务报表与真实经营状况存在差距,“六大行的经营现金流已趋于枯竭,上半年部分银行甚至出现负数”。严格审查取款的普遍现象,也印证了银行现金流紧张的现实。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7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4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