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俞力工专栏: 阿扁又祭出哪面大旗?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俞力工


  自从泛蓝派酝酿罢免阿扁之后,泛绿阵营便再次祭起保卫“本土政权”的大旗。言下之意,李登辉之前俱为“外来政权”统治,如今,既便阿扁政府已病入膏肓,也必须袒护到底。这说明,泛绿分子的权力欲已完全蒙蔽心智,而其“民粹主义”诉求,不过是蛊惑人心的低劣手段。以下,不妨推出笔者于两年前
发表的评论,借以揭示阿扁的民粹主义伎俩的连贯性。
 
 
评阿扁520就职演说中的民粹性
 
  所谓民粹主义,一般最典型的表现在于把“家乡”、“本土”、“地方”、“ 本族群”给渲染、夸大到“神秘”地步,而后,自然产生“优越”、“优先”、“ 第一” 、“超人”和目中无人的结论与行动。阿扁也不脱俗,其“民粹性” 在“就职演说”中一览无遗。
 
   例如:“如果仔细检视这些岛屿(按:台澎金马)上美丽的山河、多元的族群、多样的生态,细数2300万人民过去几个世纪所写下的政治、经济、文化篇章,你会发现犹如进入一部精彩丰富的百科全书。海洋国家的包容,世界岛的开阔,让这一块土地上的子民,视野和胸怀随着地平线无限的伸延。

台湾的故事所以动人不是因为天生丽质,而是历经挫折砥砺、苦难锤炼之后,所蕴含散发的光彩。这就是‘台湾精神’,从我们的祖先一直流传到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如今,历时的火炬再一次交到阿扁的手上…”。
 
   首先,就这些岛屿的地理、人文环境而言,在世界范围加以对比,根本就是“小百科”,而非令人肉麻的“精彩丰富的百科全书”。台湾历史上唯一一次改变自身命运的主动政治行动,即是十七世纪中叶郑成功大败荷军、签订了“ 荷方降约十八条”,并由此使台湾摆脱了不体面的“国际接轨”。往后,前途则始终受人摆布,直到今天仍然在中、美关系的夹缝中仰人鼻息,甚至动辄还得听命垫付战争开支或充当炮灰。
 
   十九世纪马克思老先生眼看着东欧若干小族群陷入“自决、独立”泥沼,便劝吁小民族、小族群不要自我陶醉,而应当审时度势,妥善选择一个可以依附的力量,以求最稳健的发展。当前在中、美之间作何选择,固然见仁见智,但最愚昧者,莫过于甘愿充当马前卒,甚或误以为可以促使鹬蚌相争以便渔翁得利。

其次,就经济方面,“国民政府存粮,民进党吃粮”早已是有目共睹;即便拿八十年代的“辉煌台湾经验”与目前单单上海一地的发展相较,也无法逾越小儿科范围。继说“文化成就”,持平而论,举岛上下,能够摆脱岛国意识、视野伸延至美、日之外的人物似乎还不比新、港多。
 
   谈及“包容性”,笔者也实在怀疑台湾“去中国化”之后还能够发散什么文化光彩?要说国际影响,单从语文结构上观察,大陆之书面语受西文的影响也不比台湾少,而这点却不好断言究竟何种文化在升华,还是萎缩。除此,为了消灭异己份子的民族、文化认同,给所有反对“去中国化”、“反独立”的外省人、客家人强加个“新台湾人”的“民族认同”,也看不出李、扁的肚量与包容性有任何超过日本殖民主义者之处。
 
   阿扁,就像古今中外所有民粹主义者一样,以为编织一些天花乱坠的神话故事便能接掌“历时的火炬”。希特勒当年这么作,至少有强大军事力量作后盾;而台湾这弹丸之地,一个不留神就给吹破肚皮的地方政客糟蹋成个火烧岛。
2004/5/25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本文由专栏作者供 "加西网" 专用,未经作者与网站同意,严禁转载,违者必究!
  • 文章仅代表专栏作者本人意见,与网站无关, 本站对内容不负任何责任.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8616 游客 [五.所.帝.国] 2006-06-28 21:13
    以上游客太下流
    #8450 游客 [舅.曰.至.雅] 2006-06-24 21:05
    阿扁的老娘我没见过,但他老婆委实难看,不好操。 他女儿一般,现在又是大肚子,我想操起来挺有味道的。
    #8341 游客 [君.惰.著.其] 2006-06-21 22:46
    陈水扁,你是我儿子因为我操过******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2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