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房市情报: 一个英国人看北京上海楼价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那天深夜,偶然在北京电视台看到一场关于房价的对话节目,三位嘉宾中,两位来自北京:《中华工商时报》的水皮先生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经济学博士曹先生,坐在他们旁边的另一位则是个在华从事地产业的英国朋友。现场的情景是:北京的两位嘉宾都异口同声地在“帮老百姓说话”,抱怨房价太高,正好迎合了大多数现场观众的心思,不断赢得喝彩。


而那位英国人则少言寡语,但他的判断和看法始终与中国老百姓的心思背道而驰。

我相信,很多那晚收看这档节目的电视观众一定很讨厌这个不列颠人的看法,或者客气地说他不了解中国的事情。当然,他在电视上是操流利的普通话的,说明他对中国并不隔膜。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节目的最后,主持人让嘉宾们分别预测一下未来几年北京和上海的房价走势,三位嘉宾却出奇地表现出了一致的看法。两位中国嘉宾虽然认为房价太高了,但却认为房价并没有下降的空间。而英国嘉宾则更进一步,认为北京和上海的房价会越来越接近香港和东京。

有意思的是,我注意到,在判断和论证他们对北京上海等大城市的房价是否太高了的时候,中国嘉宾与英国嘉宾的论据完全不同。中国嘉宾的论据是,相对于大多数老百姓的收入来说,北京和上海的房价已经没有办法满足当地老百姓的住房需求了。而英国的嘉宾则从中国经济的增长趋势来判断房价。他拿爱尔兰作为一个例子来说明房价和经济增长的关系。爱尔兰是近年来欧洲经济表现最好的地方,也是房价增长最快的地方。另外他还提到,因为人口密度和人地关系的紧张程度不同,东亚与欧美在房地产市场上的一个显著不同是,东亚的房价———收入比要比欧美更高。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2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2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8457 小米 [欲.昔.建.仁] 2006-06-25 00:52
    但中国的房产现在也象股票一样要看政策了。这样房产作为资产投资也走不远。 上海的房价要是没有调控一定会升高。
    #8418 游客 [及.昔.兼.仁] 2006-06-23 20:09
    一看就是房产公司的枪手写的。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9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