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国产名枪:图说小砸炮的前世今生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国产1964年式7.62毫米手枪是我国自行研制的第一种手枪,于1964年设计定型,1980年开始批量生产。该枪结构简单、性能优异,主要装备部队中高级军官、人民警察、司法和安全保卫等部门。因此物外形小巧玲珑,便于隐蔽携带,加上其使用的1964年式7.62毫米手枪弹装药量较少,射击时声响不大,所以被广大公安民警戏称为“小砸炮”。该枪也是我国常见的警用武器之一,深受使用者喜爱。64式手枪在研发、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又有怎样的故事,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由52式手枪说起


  52式手枪也称765公安手枪,是我国早期自行生产的手枪之一,与后来的64式手枪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也可以将其视为64式手枪的前世。建国初期,我人民解放军和广大公安民警武器尚未实现统一化和制式化,主要以各种缴获的武器装备为主,被戏称为万国武器博览会。特别是公安民警,以各类杂牌手枪作为主要装备,有些武器在国外已经淘汰多年,甚至连弹药都很难收集。而当时的形势复杂,除了国民党敌特,大量的反动会道门、土匪恶霸也严重的威胁着新生的人民政权,公安部门和保卫部门普遍需要一款新型公安手枪以便于勤务。1951年定型的51式手枪威力较大,但但是志愿军需求大,产品供不应求。况且51式手枪的体积、重量过大,军队装备尚可,便衣警察隐蔽携带有困难。当时的兵工行业也没有独立自行研制新型武器的能力,直接仿制国外成熟的武器成为最简单易行的办法。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最终决定以德制PPK手枪为蓝本进行仿制。PPK手枪是德国瓦尔特兵工厂三十年代生产一种小型自卫手枪,也是当时世界上性能最优异、装备量最多的小型手枪之一。在多年的战争中,我军缴获过大量的PPK手枪,该枪所使用的7.65×17毫米SR手枪弹也是当时非常流行的弹种,因此以PPK手枪为样本生产52式手枪也在情理之中。



PPK手枪






52式手枪

  52式手枪无论外形还是内部结构,均与PPK手枪完全相同,只是由于原材料和加工工艺的限制,远没有PPK手枪精致和耐用。笔者曾经采访过一位在公安战线上工作多年的老同志,据他的回忆,52式手枪加工甚为粗糙,武器内部加工后的刀痕遍布,与缴获的德治原版PPK比较,显得颇为寒酸。且防腐工艺也不过关,易锈蚀。当年一次蹲守任务,在草丛中埋伏了一天一夜后,发现手枪表面已经锈成黄褐色。所使用的钢材亦不合适,偏软,许多保存下来的52式手枪扳机护圈均有变形的现象。


  更为现实的问题是:我国并不生产7.65×17mmSR手枪弹,单单靠缴获的弹药是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的。除了库存弹药,只能向东欧友好国家购买,甚至要用美制.30英寸卡宾枪弹截短车制而成。受制于人的局面使新中国的兵工部门不得不另辟捷径,自行研制新型手枪和弹药,也为64式手枪的诞生提供了契机。



  一波三折的才诞生的64式手枪

  六十年代,当军工部门意识到52式手枪存在的不足后,就开始了新一代手枪的研制工作。建国十余年,新中国兵工部门从仿制国外武器开始,逐步培养了自己的设计师和设计队伍,也开始有了独立设计武器的能力。在研制过程中,也出现过不少问题,但是新中国的武器设计师们还是以他们的聪明才智解决了种种难题,最终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5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