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南方周末事件: 鑒於89經驗 南周各方不想激怒當局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隨著《南方周末》新一期照常出刊,及“南周事件”導火索人物庹震公開亮相,官方釋放出事件已平息的信號。本周末,部分民眾繼續在南方報業前抗議,與南方周末內部的沉默形成鮮明對比。


1月12日,多位廣州網友發出消息和圖片,依然有部分民眾至南方報業集團外抗議。現場警察數量超過抗議人群,他們強行帶 走多名抗議者。在前幾日的抗議中,截目目前已經有幾十位參與者被"喝茶",包括廣州作家野渡被問訊過程中,遭脫衣污辱;台灣知名演藝人士伊能靜也因網絡聲 援南周被大陸警察問話。

民眾主張"新聞自由"的抗議和話題遠未停止,而南周事件雙方的主角,似乎已經回復到"正常"狀態。1月10日上午,最新一期的《南方周末》出刊。整期內容 沒有涉及這次事件。但在"一周高論"中刊載了《人民日報》在1月7日評論文章"要跟得上時代的節拍",引述其中內容"黨管媒體是原則,但黨管媒體的方式要 與時俱進。",內部知情人士透露,本期內容簽版負責人並非是該報社總編黃燦。


早前據"路透社"等多家媒體報道,為平息事態,新任廣東省省委書記胡春華介入該事件,表態不會對罷工記者秋後算賬,解雇該報總編及庹震將在延後調離、廣東 省委宣傳部的"事前審查"變更為"事後審查"等。《紐約時報》采訪了南周編輯鄢烈山,他表示:"習近平已經開始表達出好的意願,正在創造改革的氛圍。所以 我們不想把領導層逼到沒有周旋余地的處境。在《南方周末》,我們想得到一個雙方都能接受的結果。"



1月10日,南周事件的風波人物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出席中國省級宣傳部長會議並發表講話,《廣州日報》予以報道。庹震亮相與南周的出刊背後,連續多日的 南周事件多個謎團終未解,多位網友表示,希望南周能公開當局與南周的談判內容及結果。中國知名藝術家艾未未也在Twitter微博發出一張要求南周公示真 相的照片。

"南周的角色決定了抗爭的天花板"


媒體人左志堅表示"維穩系介入後,南周選擇沉默是可以理解的,他們的角色決定了抗爭的天花板,為何要妥協也不難推測。但他們確實需要有一個公開聲明,對組織和被喝茶的聲援者都要有個交代。"

網絡作家宋石男認為"已經復刊的南方周末,對大院前的聲援者仍負有道義責任。即使不能正面支持聲援者,至少也不要把他們當成麻煩。"

中國獨立評論人莫之許則認為不需要指責南周,因為透過南周的沉默,更可以看到"沿體制邊界日益加深的鴻溝",他認為"不援人以柄,不冒犯官方意識形態,不 挑戰官方的政治正確,不挑戰官方執政的合法性。在南周事件中,就是充分尊重黨管媒體的基本原則。這真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南周真不欠誰一個交代,也不是白眼 狼,它的眼中本就沒有你。"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已經有 2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2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2 游客 [所.融.東.命] 2013-01-12 14:21
    唱國歌吧
    評論1 游客 [倫.香.外.說] 2013-01-12 10:06
    ******,一幫糊塗蛋,你把你的底線(不激怒當局)透漏給了當局,你以為所謂的當局是君子?拿可是一群人渣中的人渣、混蛋當中的混蛋,他們會更加肆無忌憚地耍流氓。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4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