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六四事件: 滄海桑田 六四被通緝學生現狀(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六四事件後不久,中國公安部在1989年6月13日向全國發布對21名學生的通緝。值此六四事件25周年之際,梳理發現,這些學生中的三分之二已流亡海外,三分之一留在了中國,如今他們的人生際遇各不相同。


  上述21名被通緝的學生中流亡海外的有王丹、柴玲、劉剛、封從德、吾爾開希、周鋒鎖、梁擎敦(梁二)、王超華、王有才、張志清、張伯笠、李錄、熊煒、熊焱;留在中國的有翟偉民、鄭旭光、馬少方、楊濤、王治新、張銘、王正雲。現將分為上下兩集按上述順序一一介紹他們目前的生活現狀。

  1, 王丹(1969年):高校自治聯會常委及廣場副總指揮,原北京市高校學生自治聯合會常委、首都各界愛國維憲聯席會議召集人。現居台灣。多次要求回國,遭到拒絕。仍活躍。


  


  六四後拒絕逃亡,王丹在安徽親友處短暫隱蔽後,1989年7月2日,在北京被捕,關押於秦城監獄。1991年,以“反革命宣傳煽動罪”被判4年徒刑。出獄後,1993年2月獲釋後繼續在大陸從事政治反對派運動,籌集“互助捐款”資助政治犯家屬,發起公民上書運動,並擔任總部設於紐約的“中國人權”組織的理事。1995年5月21日,再次被捕,並於1996年10月30日以“陰謀顛覆政府罪”被中國政府判刑11年,先後關押於北京市半步橋看守所和遼寧省錦州監獄。由於身體問題,經過中國人權等組織致函美國總統柯林頓,中國政府在1998年美國總統克林頓訪華前夕,以“出於人道主義考慮”為名,允許王丹保外就醫,於4月19日將他遞解前往美國底特律。1998年7月進入哈佛大學就讀,2001年6月10日獲哈佛大學東亞系碩士學位。2004年8月-2005年4月在台灣中央研究院近代史所訪問研究,2005年4月-2006年4月起為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2007年10月3日,其父母已在錦州監獄辦妥了他的刑滿釋放手續。2008年4月30日,王丹向中國駐紐約總領事館要求發還護照,以爭取回國的權利。2008年6月5日取得哈佛學歷史暨東亞語言學博士學位。

  2008年11月-2009年9月為英國牛津大學聖安東尼學院客座研究員。自2009年8月1日至2010年2月28日,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擔任客座助理教授,在台灣史研究所開授主題為“1950年代兩岸國家暴力比較研究”的碩博士課程。2011年5月,與來自台灣、香港及中國海外學術、社運與民主人士,集結起來成立“華人民主書院”。2012年9月起,擔任國立清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客座助理教授,為期三年,並兼任東吳大學政治系助理教授。2012年12月5日,《王丹回憶錄》新書發布會於台北小藝埕舉行。


  他同時擔任中國憲政協進會主席,《北京之春》雜志社社長,一九八九基金會理事長,“青年中國”主席,中華學人聯誼會會長,國際組織“亞洲改革與民主聯盟”(ARDA)執委會委員。曾為台北市駐市作家,並以“在夜雨中素描三首”獲首屆世界華文文學獎詩歌首獎。

  王丹現居台灣,曾多次要求回國,遭到拒絕。2014年3月19日,王丹和吾爾開希在台北爆發太陽花學運時前往學生占領的議場給予聲援。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已經有 6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34...7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6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6 游客 [省.何.幽.十] 2014-06-08 23:57
    那個柴玲就一個破靴子jiaSB
    評論5 游客 [省.何.幽.十] 2014-06-08 23:56
    一群腦殘的無聊的人們,,,,,
    評論4 游客 [之.何.著.群] 2014-06-03 17:23
    還有沒有下集了?????
    評論3 游客 [聲.癸.氏.者] 2014-06-02 15:12
    幾個小人物,把中共搞的焦頭爛額!
    評論2 游客 [之.何.著.群] 2014-06-02 12:45
    二集何在?
    評論1 游客 [名.者.三.禮] 2014-06-01 23:39
    六四的投機主義者見鬼去吧。別把自己美畫成民主的悍衛者-你們不配。我只崇敬西單民主牆的斗士們。那個叫柴玲的人自曝曾在上學期間4次墮胎(在台灣控訴中國計劃生育政策時講的)想想在那個年代一個在校學生,能有如此經歷不是一個破鞋還能是什麼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