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智囊耀眼智庫乏力 習重塑問策建制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國社科院院長王偉光近日發話“我院不是自由撰稿人的松散聯盟”,其中還透露了中共中央將該院定位為“思想庫”和“智囊團”。“打虎英雄”王岐山破例於近日出席政協會議,征求有關政治制度方面的建議。


  

  智囊團環繞


  兩事看似不大相幹,實則大有關聯。王岐山問策體現了高層對治國方略的高需求,而高層對社科院“思想庫”的定位,則體現了對體制內本具有相關功能單位的高期待,兩件事均折射出中國決策層所需的建設性思想智慧的相對匱乏。

  盡管中共內部一直存在一個高水平的智囊群體,現如王滬寧、劉鶴,一直是政壇和觀察者的“寵兒”,但是並未形成規范化、有實力過硬的智庫系統,這對中共正在打造的現代化執政黨來說無疑是一種缺失。布局中國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中共總書記習近平以及由他主持起草的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都已明確,要“加強中國特色新型智庫建設,建立健全決策咨詢制度”。近期相關動向或許表明中共的現代化智庫體系正在建設之中,社科院、政協都已從中央獲得新使命,但是高層的整體設想尚未呈現初步形態,社科院等備受束縛的內部單位能否轉型成功擔當重任也未可知。


  決策層精英環繞

  智囊,即出謀劃策之人,中國古代就有謀士、軍師、諫議大夫,張良、荀彧、刘伯温等皆属此类。讬┋系统中,决矅}吒鋈說慕喲シ段А⑷鮮逗橢腔劭隙ㄓ邢蓿岩員Vに信卸暇掮⒙懇幌罹霾哂侄薊岵涼刂匾撓跋臁H縲芯蛘陶呱雜脅畛乇閿鋅贍茉斐芍旅撕Γ湊呤┱壞幣不岫悅裰讜斐紗蠓段У睦媸芩穡悄乙虼吮夭豢繕佟


  此前曾有分析文章《觀察站:習近平的七大智囊》,總結現今被習近平器重、並有可能已經在國家治理中有所獻策的7位智囊型人物,包括現為國家發改委副主任劉鶴、中央黨校常務副校長何毅亭等人,以及其他屬於社科院、中央黨校、北大清華、政協等單位的編制人員,也都有向中央建言獻策的政治任務,其實也就是智囊。以此來看,中共體制內的智囊數量相當可觀。

  而如被稱為“三朝帝師”的王滬寧,更是被認為中共兩個指導思想“三個代表”和“科學發展觀”的首倡者,這幾乎是中國智囊能夠作出的最大貢獻。被習近平評為“對我很重要”的劉鶴早已成為觀察者“寵兒”,其參與制作的“383”改革方案一度被認為三中全會決定的模板。這一批人圍繞在中共最高權力核心的周圍,把控著中央辦公廳、總書記辦公室、國家主席辦公室等機構,為中共執政出謀劃策,提供治國方略,其政治能量完全可以影響整個政壇。

  智囊所在的單位,一般被認為智庫,如美國的布魯金斯學會、英國的皇家聯合研究所,而提到中國的智庫,則一般代指社科院、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等等,王滬寧所主持的中央政策研究室即政研室的地位也不可忽略。與耀眼的各位智囊相比,智庫在中國政局之中則暗淡得多。習近平領銜各方代表起草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時,王滬寧、劉鶴都有參與,而社科院這一重要智庫卻置身事外,已經表明了該機構的政治地位。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