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李維漢與鄧小平談話:肅清封建遺毒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中共已故元老李維漢晚年,十分注意、特別強調肅清封建遺毒的問題。1980年,他根據自己所經歷的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歷史發展的經驗教訓,特別是“文化大革命”的慘痛教訓,提出必須在政治上、思想上徹底肅清封建主義的思想影響,並建議鄧小親自補上這一課。李維漢說,“反封建的問題是黨和國家帶根本性的問題”,“民主革命反帝反封建,反帝比較徹底,而反封建卻只做了一半,而且是比較容易的一半”,“沒有繼續進行下去”。他說,這個問題,幾個領袖人物包括毛澤東都沒有解決。家長制、等級制、終身制、特權、特殊化、派性、個人崇拜,這些封建主義的東西,在“文革”中“是一次大暴露”,“徹底地深刻地暴露了封建主義對我們黨的侵蝕”。本文原載2003年第3期《炎黃春秋》,原題為《李維漢痛定思痛疾呼反封建》,作者余煥椿。


  

  1981年,李維漢和鄧小平在政協會議上


  反封建主義,自五四以來已有80年的歷史。五四的科學與民主精神,曾使中國革命排除千難萬險,取得輝煌勝利。但是革命勝利以後,特別是1957年反右後,為什麼又漸漸丟掉了科學與民主呢?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反對封建主義任務沒有完成。家長制、一言堂、任人唯親、個人崇拜等封建主義的東西,陰魂不散,終於導致“文革”十年封建主義復辟。


  “文革”使許多人上當受騙,吃盡了苦頭,但也大大提高了人們的覺悟,開始懂得了消滅封建殘余影響,對中國現代化的重大意義,對中國思想解放和改革開放的深遠影響。《人民日報》在這方面曾經十分投入,發表過許多有分量的文章,做了不少工作。但問題並不簡單,維護封建殘余勢力的人,他們還有力量,還能夠一次次地制造障礙。已故歷史學家黎澍曾指出:“不重視有兩千年歷史的封建傳統文化的批判,不堅決清除舊制度的殘余,片面強調‘批判資產階級’,特別是批判所謂‘黨內資產階級’,其結果必然是封建勢力乘機在各個方面以各種不同的形式死灰復燃,暗中取代社會主義,還要冒充是最革命的。”(《歷史研究》,1979年第1期)所以,不反對封建主義,就發揚不了科學與民主精神,沒有科學與民主精神,也就建設不成社會主義。

  在反封建問題上,《人民日報》曾受到過很大壓力。先是某一位中央領導同志出面阻止,後是中宣部一位負責人出面幹預。這位負責人在一次會議上說:目前不要單獨提反封建主義,還是提反對封建思想殘余和資產階級、小資產階級思想。現在民主革命勝利已經那麼多年了,宣傳戰線的任務反成了反封建,不合乎實際。


  剛剛興起的反封建宣傳,就這樣被壓下去了。編輯部感到一些“理論家、政治家”又要用“以階級斗爭為綱”的理論來衡量新時期的新實踐了,凡事都要問一下是姓“社”還是姓“資”。

  為了把反對封建主義宣傳繼續下去,編輯部積極地尋找新的突破口。不久,報社獲悉李維漢同志同鄧小平同志有一次非常重要的談話,話題正是反封建,而且引起了鄧小平的重視。報社獲知這一消息,決定派懂理論的資深記者訪問李維漢,以圖扭轉局面。第一次采訪在李維漢家中,擔當起此任務的是原理論部副主任、哲學家汪子嵩教授和原理論部主任編輯、歷史學家寧培芬女士。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7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