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新加坡: 逆襲西方 中國攜手新加坡後來居上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一手締造新加坡“奇跡”的李光耀逝世,使中國再度興起有關“新加坡模式”的爭論。中國改革開放過程中,同樣以華人為主體的新加坡是一個重要的學習榜樣。學習的領域以經濟為主,近年來對其遏制腐敗的手段、城市建設和管理,乃至政治制度表現出越來越多的興趣。但新加坡中國國情既有類似之處,也存在極大差異,中國也從不缺乏對新加坡的形態持批評意見者。


  

  李光耀


  有評論稱,仍然處於發展階段的中國與堪稱發達國家的新加坡在很多方面仍然存在較大差距,中國應當參考學習,但是不會以之作為自己未來發展的目標模型。其與中國類似的政治制度贏得了世界范圍內的廣泛認可,這也增添了中國堅持“三個自信”的定力。但如果說新加坡是成功的話,那麼這一國家的成功緣於其在獨一無二的自身的情境中做出了最契合自己的最有利的選擇。其區別於西方模式定義的符合自身特點的制式才是其價值所在,而不是這種制式本身。

  締造新加坡“奇跡”


  新加坡叛逆西方 為中國樹立榜樣

  對新加坡學習中國改革開放初期已經開始。新加坡鄧小平上台後為數不多的到訪國家,其經驗令鄧小平情有獨鍾。中國新加坡經濟及管理經驗的借鑒和學習始終未有間斷,後來在江蘇、廣東等地出現的出口導向型經濟特區、與外資合作的產業園區等形式或多或少都有新加坡的影子。


  習近平似乎也對新加坡頗多注意,而且習近平在福建擔任福州市委書記之時,與李光耀也有所交集。據悉,習近平在2010年曾率隊訪問新加坡,並且可能授意央視制作有關新加坡政治和社會管理體制的10集紀錄片。中共十八大稍過後,中國官方媒體興起了一場報道解讀新加坡發展模式的熱潮,講新加坡如何處置群體性事件、反腐如何打“蒼蠅”、為啥沒有“公務員熱”等等,使新加坡政治社會相關研究再次成為中國顯學。盡管如此,新加坡式發展道路或“新加坡模式”對中國的意義仍然是相當有限的。

  自“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概念出現以後,盡管中國也曾先後大規模學習蘇聯與美國,但也從未忽視對自主性的強調。鄧小平的說法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習近平上任之初也已經作出表態,包括“不能全盤照搬別國的政治制度和發展模式”、“三個自信”、“鞋子論”等。因此,著眼於中新兩國差異極大的國情,也可以推知這種學習其實是一種選擇性的學習,更准確地說是一種參考、借鑒和探索。而其衡量標准就是在中國的實踐成果。

  即使是西方觀察者也普遍認為,新加坡是一種成功的發展形式。對於不走西方路的中國來說,同樣異於西方的新加坡的成功已經打破了西方模式將是歷史的終結的共識,這正是新加坡的價值所在,而不是其具體的制度和特定路徑本身。因此,雖然新加坡的方式不能完全在中國套用,但是其成功對中國已然是一種榜樣和激勵。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6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