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伊斯蘭國”為何難以被徹底鏟除?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近期也門上空戰雲密布,伊拉克、敘利亞也不平靜。盡管伊拉克軍隊在美國空中火力支持和什葉派民兵的支援下,收復了北部重鎮提克裡特,但“伊斯蘭國”(IS)依然占據著伊拉克、敘利亞交界處的廣闊地域,並有向敘利亞西部擴張的趨勢。


  從去年8月至今,美國聯合伊拉克軍隊對“伊斯蘭國”的反恐軍事行動已經持續了半年多,但聯軍的軍事打擊並沒有遏制住“伊斯蘭國”的擴張勢頭。近期發生在突尼斯等地的一系列恐怖襲擊,就被外界認為與“伊斯蘭國”有關。在最近一期《外交》(Foreign Affairs)雜志上,喬治·梅森大學安全政策研究中心主任Audrey Cronin撰文,對當前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政策進行了檢討和反思。

  她認為,美國打擊“伊斯蘭國”的軍事行動效率不高的最重要原因,是沒有“對症下藥”。 相對於“基地”組織,“伊斯蘭國”屬於“非典型”的國際恐怖組織,而美國卻仍在用對付“基地”的老一套反恐政策對付“伊斯蘭國”,自然效果不佳。


  “伊斯蘭國”與“基地”存在不少差異。首先是在規模和組織結構上,“基地”組織行動隱秘,對於成員有著嚴格的審查標准,在全球范圍內也不過數百人。而“伊斯蘭國”規模龐大,目前僅在敘利亞、伊拉克的人員就超過3萬,其中有將近一半是各國投奔而來的“聖戰者”。組織結構方面,“基地”采取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組織結構,為保證行動隱秘采取單線聯絡。一旦頭目或聯絡人被消滅,整個組織就有癱瘓或崩潰的危險,因此運行效率總體有限。而“伊斯蘭國”已經建立類似國家的行政機構組織體系,具有較強的穩定性,組織運行效率也大為提高。

  其次,兩者在目標取向上也存在差異。支撐“基地”組織的意識形態源於埃及原教旨主義思想家賽義德·庫特卜和上世紀80年代反抗蘇聯入侵阿富汗的阿拉伯“聖戰”游擊隊,具有很強的反西方、反世俗特征,主要攻擊的對象也是西方國家,最終目標是動員西方國家的穆斯林民眾推翻所在國家的世俗政權。而“伊斯蘭國”現階段的主要打擊對象是什葉派和沙特的遜尼派,目標是在中東“割據建國”,改變中東自二戰以後形成的地緣政治現實,最終成為伊斯蘭世界唯一的政治、宗教中心。


  第三,“伊斯蘭國”的組織行政能力更強,這尤其體現在財政能力上。“基地”並沒有足夠的募資能力,早期依靠本?拉登家族自有資金供養,後期則依賴全球“聖戰”同情者和其他支持勢力的援助。而“伊斯蘭國”已經占據敘利亞、伊拉克多處油田,可以通過石油走私等獲得穩定資金收入,財力遠遠超過一般恐怖組織。


  在Cronin看來,“伊斯蘭國”在一定程度上已具備國家特征,美國以往的反恐策略已經很難對其奏效。以無人機“定點清除”為例,與“基地”領導人大多藏在人煙稀少的偏遠山區不同,“伊斯蘭國”頭目多居住在人口密集的城鎮,針對於他們的無人機打擊必然會傷及平民。同時,由於“伊斯蘭國”組織體系完善,定點清除個別領導人也並會導致其組織瓦解,導致美國無人機打擊效果下降,華盛頓的決策也更為慎重。

  在防范“伊斯蘭國”成員招募方面美國也顯得束手無策。按照過去經驗,投奔恐怖組織的多數為極端原教旨主義者,美國一般對其采取“去極端化”(deradicalization)措施,其重點是用伊斯蘭教溫和派的教義感化。而加入“伊斯蘭國”的恐怖分子多數是西方社會的“憤青”,很多只是為尋求所謂的人生價值和認同感,甚至更有些只是為了找刺激。這些人往往對伊斯蘭教義一知半解,溫和教義對他們並無吸引力。

  文章認為,“伊斯蘭國”對美國安全和國際秩序都構成嚴峻的威脅和挑戰,需要美國政府認真應對。但考慮美國目前政治氛圍,美國政府不可能大規模地派出地面部隊,對“伊斯蘭國”實施全面清剿。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