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解放军: 为什么解放军的正步特别好看?(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解放军三军仪仗队这几天在俄罗斯为5月9号的红场阅兵彩排,行进过程中高歌一曲俄罗斯民歌《喀秋莎》,震惊四座。这个别出心裁的小安排让在场观众既惊叹又感动。解放军方队踢正步的水平,在这个星球上敢称第二,就没有人敢称第一。


  

  2015俄罗斯红场阅兵


  解放军仪仗队的傲人军姿一向有口皆碑,受到过包括美国前总统尼克松在内的赞誉。每逢阅兵在电视上看到解放军踢正步,观众们都忍不住热血沸腾。摘自《壹读网》的文章就来聊聊,为什么中国军人踢的正步这么好看?

  全世界正步的师父都是德国

  正步这种队列行进步伐在英语里是“鹅步(Goose-step)”的意思,这种步伐的特点是像鹅走路一样,高抬腿向前迈步,这个英文名字最早出现于1806年。在那之前,正步走原名来自德文的“阅兵步法”(Paradeschritt)。

  正步的发明人是德国人,应用于普鲁士军队。这种步伐起源于中世纪欧洲的一种民间舞蹈,特点是大腿僵直向前踢出90度(当今的爱尔兰踢腿舞蹈仍然可以看到其痕迹)。18世纪中,在由佛里德里希大帝率先在普鲁士军队阅兵式中,这种民间舞蹈的步法正式升级为“正步走”。

  为啥要把舞步弄到行军中去呢?此时西方国家对军队步伐的重视,主要是因为热兵器时代初期,用黑火药发射的枪弹射程近、精度差,军队只有排成一排集体开火才能保证杀伤效果。在这种情况下,增加对敌方的威慑力就是提高己方的战斗力。于是普军结合北欧舞蹈的高抬腿动作创立了“刺步(Stechschritt)”,也就是后来的正步。

  战场上,普军士兵在军官们的高声命令下踢出震撼大地、整齐划一的脚步声,仿佛是一架非人的、无坚不摧的战争机器,令敌人意志受到巨大震撼,产生自己的螳臂当车无法阻止普军前进的感受,甚至很快放弃抵抗。正因为有如此严格的军事训练,普军才能横扫中欧,并最后统一德意志。


  德国辉煌的军事胜利让世界刮目相看,德国的军事思想和管理体制也迅速被世界借鉴,正步走逐渐传到其他国家。

  如今,各个国家、地区的正步步法有所不同,都在普军正步的基础上加上各自的改进,但行进时的主要特征为上身直立,两腿绷直和两脚用力砸地,意在展现军威。

  德国的军事思想也极大地影响了中国的军队建设。上世纪20年代,正步开始成为国民党军的主要队列动作之一。


  中国按照自己的身材改造了苏联正步

  中国解放军历来重视正步的训练,认为这是建立军队纪律性和体现军威的重要形式。但解放军现在引以为傲的“正步走”在新中国刚成立那会还没怎么成型。

  开国大典上,当时解放军各兵种并没有统一的队列行进标准,很大一个原因是近代中国引进的军事训练操典来自不同的国家----中国海军历史上受英国影响较深,因此海军方队走的是类似英军的高摆臂大齐步;而陆军沿袭的则是国民党陆军的小幅正步,这正是受德军队列训练影响的结果。

  这种混乱的情况直到1950年代,我军系统引进苏军队列训练之后才有改观。

  解放军虽然借鉴了苏联的经验,但还是加了些改动,使它更适用于中国人。

  比如,俄罗斯正步的特点是踢出时腿要与地面成直角,而脚落地时必然产生冲击,因此行进时跳跃感很强,震荡很大,但这不太符合我们国家的情况,于是解放军将布幅调整到适合中国人体型的幅度;俄罗斯军人踏步时要将下巴扬起受阅,彰显自豪感,下巴抬起视线就自然略为向下,俄罗斯军人受阅时“傲视天下”的气质就来源于此,也不太适合人民子弟兵。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