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出走欧美的东北人在做什么?(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东北三省曾是中国重工业基地,被誉为新中国“工业摇篮”。然而,近些年来,在东三省经济增速全国垫底、生育率低、老龄化严重的多重夹击下,东北正在闹“人荒”,一年走掉400万人。那么,出走的东北人都去哪了?他们在干嘛?


  

  习近平在吉林考察


  对此,《时代周报》特别刊文称,东北国企倒闭,很多人出国求生,渐成欧美移民的主力。

  文章称,从东北三省GDP增速排名垫底到东北出现人口危机,人们对东北经济的最新关注,从年初的一月延续了超过半年。

  4月李克强东北考察时,吉林大学东北亚研究院区域经济研究所副教授杨东亮就曾指出,东北人口老龄化严重,这更使得经济显得压力大。交通银行研究员夏丹也表示,近几年的调查均发现,一线城市的人口净流入有所趋缓;二线城市人口净流入在下降;三、四线城市人口的净流入呈现负增长,“人口越来越多地往一、二线城市集中,马太效应会越来越严重”。

  经济因素是人口流动的首要考量,数据统计显示,除了以东北人聚居闻名的三亚,东北三省人口流出主要的地区有北京天津、河北、山东等地。而除了国内迁移,近十多年来,也有越来越多的东北人通过各种途径移居海外,渐渐与传统华人移民来源浙江、福建、广东、香港并肩。


  1996年,政府主持建设了现代企业制度,并将大力深化经济改革作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目标。现代企业制度本来是要通过大、中型国有企业的改革来建立,然而在私人保险系统的开发和社会保障金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之前,国有企业的失业问题就先爆发出来。根据当年的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数据显示,当时东北城镇失业率达7%以上,包括国企下岗职工共约14万人。同在这一时期,国家统计局一项统计表明,到2002年,从农村走向城市的潮流带动了1.2亿人口流动,这次移民浪潮中最常见的目的地是东南沿海地区。

  与南方的经济繁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高度城市化的东北地区却成了一条生锈的链条,许多国企关闭,几乎找不到任何工作机会。2002年,约有20万城市失业人口靠领每月数百元的失业救济金度日。

  这些人,曾是上世纪90年代开始走出东北的主力。


  时代周报记者曾专门就欧洲东北人做过博士研究课题,为此曾到众多欧洲城市作调查,遇到过大量东北移民,他们有的假结婚,有的留学,也有众多“黑”在欧洲。就连在法国南部租车时遇到的司机,也是一名留学法国后留下工作的大连人。

  国企倒闭出国求生

  来自东北最大城市沈阳的赵小茹(化名)已经在荷兰待了15年。2000年以前,赵小茹一家,包括她和前夫、父母、公公婆婆都在沈阳一家大型国有工厂工作。像东北最常见的故事一样,随后是工厂倒闭,然后前夫染上酗酒恶习,喝醉了还打老婆。“那时候家里是真揭不开锅啊,我跟公公婆婆住在一起,就150块钱,小孩当时还要小升初了,我女儿学习还挺好的,但学费是真拿不出来啊。”赵小茹对时代周报记者回忆。

  于是,赵小茹离了婚,想办法托人联系“出国打工”,那时,身边去美国的人多,但很快查得也严了起来。赵小茹便东拼西凑借了3.5万元,费了一年多时间,找人办好了假结婚到荷兰的事。到阿姆斯特丹的时候,赵小茹36岁,第一份工作是在一个广东人家庭里当保姆,上班第一天就闹出了不愉快。“家里老太太要去餐馆上班,就让我在家煲汤带小孩。我一直在东北,没去过南方,不知道他们说的煲汤跟我们东北的汤不是一回事。等老太太回家后就跟我吵,还骂些难听的,我也听不太懂,一生气也就走了。”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2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