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有個字讓孩子受傷你每9分鍾說一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我們每天對寶寶說的最多的話是什麼呢?“你真棒”還是“我愛你”?都不是,有研究發現我們對寶寶說的最多的居然是“不要”、“不行”、“不可以”這些詞匯。它們帶來的負面影響有多大,有多抑制寶寶的天性看看這篇文章吧。


  徐小東長期從事嬰幼兒學習方法研究與教材開發工作。2004年起做為教育部“十五”重點課題組長,10年來潛心研究、追蹤3-7歲幼兒說話、閱讀的學習方法,積累和掌握了大量的一線材料。對孩子說“不”的傷害,看看專家怎麼說。

  文|徐小東


  研究發現,母親平均每9分鍾就會對她蹣跚學步的孩子發出一次“不可以……”的警告,這可能是因為剛開始學爬或會走的嬰幼兒喜歡探索充滿危險性東西的緣故。

  你可能不相信你說過如此多的“不”,但實際上你或者孩子的外公外婆、爺爺奶奶對孩子說的“不”要遠遠多於這個數(特別是長輩看護者與保姆,基於安全第一的考慮,幾乎把“不”掛在嘴邊)。到1歲多至2歲的小朋友家做客時,你會發現“哎”“啊”“不要不要”“那個不能動”的制止聲此起彼伏、不絕於耳,家裡好像時時處於“戰爭”狀態。

  

  我們真的很常說“不”


  我想說的是,在孩子0歲到3歲時,你如果可以做到不對他說“不”,他3歲以後到5歲時,你可能都找不到理由對他說“不”了。你一定覺得這難以置信。

  我想問問大家:在孩子0~3歲期間,你“每隔9分鍾”就要對孩子說“不”的情況有哪些呢?你可能會說:

  別在地上爬、別摸花、別吃手指、別啃腳丫、別摸電插頭、別開抽屜、別拿筆亂畫、別把各種東西放嘴裡、別按電視按鈕、別按各種電器按鈕、別把手指頭伸進各種小洞裡、別拿水杯、別扯桌布、別跑、別蹦、別跳、別碰球、別玩肥皂、別拿洗衣粉、別拿藥盒子……


  不能吃、不能按、不能爬、不能動、不能碰……可是,我卻認為所有這些你大喊大叫著“不”讓孩子做的事情是孩子天生有權利做的事情。不僅如此,你的喊叫還可能使孩子受到驚嚇,讓孩子在精神上長期遭受你的嘮叨的折磨。

  爬

  

  爬,是人的基本肢體能力,對孩子的全身協調性訓練與大腦發育發展有很好的促進作用。上幼兒園後,體育課上老師還經常會教孩子們爬,這是感覺統合訓練的一個重要模式。所以在地上爬是孩子的本能,有研究還對此提出了量化標准——嬰幼兒期起碼要爬500個小時(戳藍字:爬行不夠500小時,怎麼補都沒用)。而孩子的衣服、褲子因為爬弄臓了要洗幹淨則是我們大人的責任,我們不能因為怕他把衣服、褲子弄臓就限制他的本能發展。有些孩子在戶外玩耍時也喜歡爬,這是因為他還分不清為什麼家裡能爬而外面不能爬,但他有權利到處爬,想爬就爬!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16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