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iphone: iPhone控制40%智能手机市场(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5年,苹果占据了美国智能手机市场40%的份额,三星紧随其后占据31%,LG以10%排名第三。


  

  2月11日,市场研究公司Parks Associates周三发布的最新报告显示,苹果2015年占据美国智能手机市场40%的份额,但其宿敌三星也进一步攻城略池,市场份额达到31%。


  三星凭借31%的份额进一步巩固了该公司作为美国市场第二大智能手机厂商的地位,轻松超越排名第三的LG(10%)。摩托罗拉和HTC分别位居第四和第五位。

  Parks Associates的数据还表明,有三分之一的iPhone用户仍在使用两年前的机型,略高于三星的30%。约有45%的美国家庭宽带用户表示,会等待2年时间再升级智能手机。

  美国一直以来都是iPhone最重要的市场,但中国日本的重要性也在提升。事实上,中国最终有望超越美国,成为苹果的第一大营收来源地。

  苹果的地位可能受益于三星在2015年初的不利状况。三星Galaxy S6初始销量未达预期,部分原因在于该公司生产了太多的标准版S6,而没有提供足够数量的Edge版。该公司最终纠正了这一问题,并通过后期推出的Galaxy Note 5和S6 Edge+挽回了一些局面。

  相关阅读


  国产手机面临考验 转型、补短板、全球化成关键

  最近两年的手机产量,增速开始放缓,新一轮的洗牌已经来临,未来几年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手机厂商将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

  去年,国产智能手机厂商的日子变得艰辛,竞争日益加剧。根据工信部发布的数据显示,2015年国内智能手机出货量5.18亿部,同比增长14.6%,其中国产品牌在国内市场的出货量达到4.29亿部,同比增长21.1% 。尽管数据显示不差,但乐视、奇酷等品牌不断涌入,整个手机行业充满着血雨腥风。


  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6-2021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数据显示,从2009年开始,我国手机产量保持整体增加的趋势,2011年我国手机产量为11.33亿部,同比增长13.53%;2012年全国手机产量为11.82亿部,同比增长4.32%;2013年,我国手机产量达到14.57亿部,增长23.27%;2014年,我国手机产量为16.3亿部,同比增长11.87;2015年1-11月,我国手机产量为16.12亿部,同比增长2.90%。可以看出,在最近两年的手机产量,增速开始放缓,新一轮的洗牌已经来临。

  产量的飙升,意味着手机市场的竞争进一步加剧,诺基亚的倒下标志着功能机逐渐退出市场,智能手机迅速占据市场绝大份额,各家品牌排名也出现了大范围的变化。三星索尼、HTC等国际知名品牌相继出现衰落,中国本土品牌迅速崛起,目前前十大手机品牌中中国本土品牌占了七席,分别是华为、小米、联想、TCL、OPPO、VIVO和中兴,不过国内手机在全球的影响力只是因“量”而提升。

  据上述报告统计显示,在2013年,中国手机市场参与竞争的品牌数量只有117家,前十五个品牌中,国产品牌仅占据八个末席。2013年中国手机市场品牌关注份额前十依次是三星、苹果、诺基亚、联想、HTC、华为、索尼、小米、OPPO、酷派,与2015年时的品牌份额差异较大,从侧面反映出中国手机市场竞争的残酷。

  虽然中国品牌占据了多数席位,但目前排位仍不稳定,预计未来几年竞争更加激烈,大多数手机厂商将被淘汰退出历史舞台。中国手机行业竞争陷入价格战,配置同质化严重,加上国产手机市场趋于饱和,转型、补短板、全球化等关键词成为行业转型发展的重点。

  手机市场的饱和迫使企业寻找新的增长点,于是大量手机公司进入新领域,比如进军VR虚拟现实技术、智能家居、机器人等领域。补短板则是针对那些以电子商务起家的手机厂商,需要完善其自身的线下渠道,线下交易是手机交易的重要渠道,除了提升体验,还有中高端手机的销量。由于国内手机市场日渐饱和,布局全球化成为各家厂商的战略之一,在东南亚等新兴地区将会出现更多的中国品牌。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43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