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日本是如何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历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城市化进程。但是,在强调新城区建设的过去一轮城市化浪潮中,不少既有设施未能充分利用,一方面造成了资源存量的浪费,集约利用的低下,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城市特色的灭失和千城一面状况的出现。2015年12月20-21日举行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了新的城市建设指导方针,强调“要加强城市设计,提倡城市修补,加强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公开性和强制性。要加强对城市的空间立体性、平面协调性、风貌整体性、文脉延续性等方面的规划和管控,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等‘基因'。”“要保护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好前人留下的文化遗产。要结合自己的历史传承、区域文化、时代要求,打造自己的城市精神,对外树立形象,对内凝聚人心”。


  上海,是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近代中国城市化的典范。上海制造是优质工业品的代名词,工业深刻地影响了上海的城市布局、人居环境和文化气质。上海的城市文脉,不仅贯穿于沪上文坛的流变,也蕴藏于近代工业的发展之中。上海对工业遗产的保护起步较早,全市现已列入保护名录的工业遗产有290余处。但是,在存续利用上,目前大部分工业遗产还是被用作后续所有者的工业或办公用房,小部分更新再利用者,多辟为创意园区,总体而言,再利用方式较为单一。

  我们的东邻日本,同样经历了近代工业化的浪潮。在工业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旧有的工业设施也一度被视为城市更新和国土开发的障碍。但是,近40年来,日本的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从无到有,从理论到实践均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07年2月,战国晚期、江户前期日本最大的银矿——岛根县石见银山成功申请世界遗产。2014年6月,群马县富冈制丝场及近代绢丝产业遗迹群也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15年7月,明治产业革命遗址群申请世界遗产成功。短短8年内,三处工业遗产的成功申遗表明,日本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走在了亚洲前列。


  工业遗产的物质形体和文化内涵,形成于城市化的过程之中,工业遗产的保护和利用问题,又伴随着城市的更新而产生。放眼2040年的新一轮上海市城市规划,着眼于解决资源紧约束背景下的城市更新和城市土地使用问题,致力于探索上海城市历史文化的保护与特色风貌体系的建设。如何更有实效地保护和利用工业遗产,将是未来城市发展中不可回避的一个重要议题。日本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缘起与发展,其间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思路,对于上海甄选保护对象、探索利用方式,不乏参考与借鉴价值。


  旧有的厂房机器已完全失去利用价值了吗?

  对工业遗产的保护,最初发端于对过往工业技术的记录和传承。对过往工业技术的关心,主要有两类人。一类是专业的技术史研究者,他们有志于将人类曾经拥有的技术细致地保存下来,并且加以研究。技术,作为人类智慧的结晶,若依时序排列,常能展示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互动变迁的轨迹。而且,过往技术中积累的思维,对于先进工业技术的发展,仍有着不可忽视的启发作用。关心过往工业技术的另一批人,是民间的行业爱好者。他们将某种行业的技艺作为自己的一种爱好,不遗余力地搜集相关信息。1977年2月,日本产业考古学会成立,并创办了学会刊物《产业考古学》。学会的核心人物,多为技术史学者。例如曾任学会会长的饭冢一雄,着有《技术文化的再发现:田野笔记》《技术文化博物志》等技术史相关着作。近年的代表性人物为清水庆一,他是建筑工学博士,曾任日本国立科学博物馆资料情报中心主任,主持了对产业技术史的系统调查。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专业人士,产业考古学会也吸纳了大量民间的行业爱好者。他们的活动,为工业遗产信息的搜集和积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工业遗产保护和利用的第二个动力来源于产业的调整。随着经济的发展,日本工业升级换代,大量传统制造业及相关能源企业逐渐停止运营,资本和劳动力向更多高附加值产业转移。旧有的制造业企业被荒弃,企业所有者需要寻求新的资产用途,地方力图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地方政府、地方社区团体,均存在着发现旧厂房的新价值,盘活既有资产,寻找地方社区发展全新增长点的动力。将陈旧的企业建筑和设备拆除置换,固然是一种方法,但是,旧有的厂房机器已完全失去利用价值了吗?如果转换思路,不再狭隘地将旧厂房、旧机器仅视为工业品的生产装置,而将他们视为凝结了历史人文的一种景观和环境,这些“不良资产”便具有了不可忽视的社会价值。

  随着产业的升级调整,过去的生产场景,劳动生活中所结成的人际关系均成为了历史,对于老工人而言,这些场景凝结着他们的青春和日本经济腾飞的热血。那熟悉的场景,成为他们时常怀念的一种乡愁。而对于企业而言,工业遗迹就是自身成长的足迹,是展示历史、建构神圣的一种装置。大而言之,近代国家的高速成长建基于工业的发展,因此,国家也需要以旧工业遗迹为物质依托,直观地向民众宣讲近代民族国家成长的历史。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5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6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