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未來10年內 中國經濟可能負增長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李迅雷最早是因為證券分析而出名,早在2004年就曾被評為“中國最具聲望的100位證券分析師”中的第三名。但如今作為海通證券[-1.33% 資金 研報]的首席經濟學家,李迅雷在面對媒體時卻並不願意多談股市,因為股市是持續波動的,而且這些波動有時候是不講邏輯的,他也坦承自己很多關於股市的預測都是錯誤的。相比之下,他更願意談宏觀經濟,因為“宏觀經濟的長期邏輯還是存在的”。


  正是因為持續關注宏觀經濟長期的內在邏輯,所以李迅雷的觀點很少會變來變去,在業內一直以嚴謹而著稱。

  但這次,他的“中國經濟5-10年內會出現負增長”的預測還是讓人頗為驚訝,他也意識到這一說法有些驚世駭俗,甚至會挨罵,所以他從來沒有跟業內同行交流過這個觀點,但他堅信時間會證明自己是正確的。“一件事情,只要它是符合邏輯的,就一定會發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他說。


  CE:你在2015年底時曾表示中國經濟增速在2016年會繼續下行,現在是否還是堅持這一觀點?中國經濟增速下滑的勢頭什麼時候能夠止住?

  李迅雷:我的觀點很少會變,關於2016年中國經濟增長的觀點也是如此。中國經濟增速目前正處於一個持續下行的趨勢當中。至於這個趨勢什麼時候能止住,我的觀點是很長一段時間裡都不可能止住,甚至在未來的5-10年裡還會出現負增長。

  CE:在過去的30多年裡,中國經濟從來沒有出現過負增長,你為什麼會認為未來的10年內就會出現負增長?

  李迅雷:中國經濟為什麼就不能出現負增長呢?看看中國的股市,在過去的20多年裡有11年是負增長的。股市可以負增長,GDP為什麼就不行?事實上,全球所有的國家在近些年都出現過負增長。比如韓國日本就都出現過GDP負增長的年份,它們可是二戰後經濟轉型最為成功的兩個國家。再看看我們的近鄰印度,它這兩年的經濟增長非常強勁,GDP的增速甚至超過了中國,但它在2008年和2012年也出現過兩次負增長。

  中國經濟過去幾十年裡確實一直保持高速增長,這在全球都是罕見的。經濟負增長本身不值得大驚小怪,有時這種負增長才是正常的、健康的。


  CE:但是經濟的負增長可能會帶來企業的大量倒閉和失業率的上升,這些難道不值得擔憂嗎?

  李迅雷:這種擔憂其實沒有必要。傳統的觀點認為經濟增長率必須達到多少才能解決多少萬人的就業問題。比如,我們在2008年時就提出要“保八”,就是因為當時認為GDP增長1個百分點只能解決80萬人的就業問題,要解決當時新增的600多萬就業人口,GDP的增速就必須要達到8%。但如今,7%GDP增長所對應的新增就業人數超過1000萬,也就是說1個百分點可以帶動約150萬人的就業,這是因為經濟在轉型,服務業的比重在提高,解決就業問題所需的GDP增速也隨之越來越低。

  至於對企業會大量倒閉的擔憂,同樣沒有道理。現在我們的GDP增速還算很高吧,在全球都是領先的,但為什麼還是有那麼多企業要求倒閉呢?這是因為企業的效率不高,像美國的GDP增速連中國的一半都沒有,但其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整體是中國企業的一倍還多。目前我國有一堆生產效率很低甚至虧損的企業,但它們對GDP的貢獻是正的。


  GDP增速反映的是經濟增長的總量,而我們更應該關注的是經濟增長的質量,是企業的生產效率和競爭力。不要把經濟下行和負增長看作是一種現象,它其實是一種結果,是經濟調整、企業增長動力不足的必然結果。

  CE:那麼導致經濟負增長這一結果出現的具體原因是什麼?

  李迅雷:目前中國經濟面臨的風險因素比較多,主要是杠杆率過高,市場泡沫比較明顯,這其中包括房地產市場、股票市場和債券市場,這些市場的泡沫隨時都可能會破掉。

  而為了使這些泡沫不至於破掉,我們就必須要往這些市場注入一定的流動性。雖然央行一直堅持自己實行的是穩健的貨幣政策,但這種所謂穩健貨幣政策所對應的規模擴張速度是GDP增速的兩倍左右,貨幣發行的量其實非常驚人。由此帶來的,是金融機構的資產和負債都越來越多,這就導致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越來越頻繁,而這與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情況非常類似,當時美國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也非常活躍。在這種金融機構之間的交易突飛猛進、規模龐大的情況下,只要一家主要金融機構的兌付出現問題,就會像倒下的多米諾骨牌一樣,迅速傳導給其他金融機構,就像當年美國的雷曼兄弟破產一樣。

  可能會引爆金融機構兌付危機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值得引起注意的,是中國居民過快的加杠杆速度,這一點也和美國次貸危機爆發前的情況很像。今年5月份,中國居民的房貸總額是企業中長期貸款的3倍。在此之前,我國居民的房貸規模是遠不如企業中長期貸款規模的。此外,今年上半年,中國居民的貸款規模已經超過了去年全年的水平。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