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手術機器人:趨勢還是炒作?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影視劇中的手術機器人


  首爾發生裡氏6.5級大地震,城區遭到大規模破壞;斷壁殘垣中,醫療救援團隊依然拼死救死扶傷。這是一部講述醫療救援隊故事的災難醫學連續劇“D-Day”的背景。劇中飾演冷酷外科醫生的主人公河醫生,是一位手術機器人權威專家。他只相信尖端設備和高精尖診斷結果,如果沒有自信,會幹脆放棄手術。劇中另外一位男主角外科專家金醫生,卻是完全相反的一個人:他是一個充滿正義感的人,總是有著“醫生怎麼能說無能為力呢?作為醫生,無論如何也要解決”的想法。就因為這種性格,也使得金醫生在醫院的處境始終處於不受人待見的境界。路過急救室,遇到命懸一線的應急手術,總是忍不住上手術台,就免不了手術之後的各種醫療糾紛訴訟中。劇中為了凸顯喜劇效果,將截然不同個性的兩位醫生的手術場面作了對比顯示。鏡頭切換到金醫生負責的手術室場面時,總是伴隨著充滿緊迫感的背景音樂,加上六位同僚揮汗解剖患者的場面。之後鏡頭會慢慢切換,伴隨著優雅的古典音樂。河醫生背靠椅子,舒展雙臂,一邊看著畫面,一邊操作手術機器人,自己完成整個手術過程;術後一身潔白如初的手術服走出手術室,受到眾人的感歎和贊美。

  劇中出現的手術機器人,就是美國IntuitiveSurgical公司開發的達芬奇“daVinci”手術機器人。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占全球手術機器人市場的68%,利潤率可以達到30%。改公司的產品只有這一款手術機器人,但其2014年的銷售額就達到了40億美元,市值總額也接近260億美元。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從2000年初獲得美國食藥局(FDA)承認,到2015年6月為止,已經在全球進行了超過250萬例手術。筆者所在的韓國,2005年首次引進了達芬奇機器人,當年就進行了17例手術。目前韓國共有44家醫院裝備了55台手術機器人,而且都是達芬奇機器人。到了2014年,利用機器人進行手術的案例猛增到8840例。至2015年6月,全球共售出3398台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其中美國地區售出2223台,其次是歐洲549台,亞洲350台。


  手術機器人不懂手術操作?


  手術機器人,並不意味著機器會自行完成手術過程。更為准確的定義應該是,醫生在手術時所用到的高精尖手術工具。醫生坐在控制台上,通過觀看畫面來控制類似游戲杆的操控器,對手術機械臂上的微型鉗子和剪刀進行控制,並實施手術。相比傳統的開膛手術,手術機器人通過5—6個微型空洞將攝像頭和手術工具放入體內,通過遠程控制實現相同手術效果。在韓國癌症病例中死亡率最高的前列腺癌,因為手術部位處在骨盆之間狹窄空間,一般的開膛手術和腹腔鏡很難適用。此時通過手術機器人的進行微創手術,就顯得非常有效。不僅出血和並發症的可能性降低,手術創口愈合和痛感消失的時間也縮短很多;另外,類似小便失禁等副作用也大幅度減少。在美國,前列腺癌手術的80—90%都是通過機器人進行。最近,手術機器人的應用已經擴大到甲狀腺癌、直腸癌、子宮癌等癌症的手術。

  2011年,韓國國內手術機器人使用案例累計超過了六千次,社會各界對於手術機器人的關注的也達到了頂峰。就在這時,發生了一起醫療事故;一名韓國藝人在利用手術機器人進行腎臓切除手術的過程中,發生了十二指腸破裂導致的後遺症,並最終死亡的悲劇。其家屬將該醫院和手術團隊告上了法庭,但檢察部門認為該事件與院方及手術團隊沒有直接聯系,宣判上訴無效。隨後根據韓國國會的要求,韓國保健醫療研究院對之前所有的機器人手術案例進行了細致的調查,以此來證明手術機器人的安全性。調查的結果顯示,經手術機器人操刀國的患者,在術後三十天內的死亡率為0.09%,比開膛手術以及腹腔鏡手術的致死率都要低。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制造商IntuitiveSurgical公司也因為手術機器人引起的醫療糾紛,接連面對各種訴訟,也面臨了進退兩難的窘境。這也是全球大企業對於進入手術機器人保持謹慎態度的重要原因。


  提高性價比

  除了安全性問題,高昂的成本也是需要解決的難題。2014年推出的新款達芬奇Xi機器人售價接近400萬美元,每年的維護費用也高達17萬美元之多;而搭配銷售的機器手術臂只能使用十次,但售價卻高達幾萬元人民幣。目前,韓國的醫療保險還不能覆蓋手術機器人的使用費用,所以每次手術患者需要自行負擔3.5—8萬人民幣的手術費用。還有一些研究結果認為,手術機器人的性價比,遠遠達不到大規模使用的階段。2014年韓國保健醫療院針對該國最為常見的前列腺癌,進行了手術機器人的經濟性分析;結果顯示,費用方面雖然高於一般手術2—3倍,但治療效果上無明顯的優勢,且術後效果也打不到預期效果。韓國科學技術大學(KAIST)KWONDongsoo教授指出,目前的達芬奇手術機器人售價毫無依據可言,需要出現更多、多樣的手術機器人。
覺得新聞不錯,請點個贊吧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