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温哥华房地产泡沫即将破裂了?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个星期前我们报道称,作为一个久久未兑付的决定,不列颠哥伦比亚政府最终通过施加15%的财产税(我们在一个月前主张的),阻止了前所未有的“中国热钱”推动房地产泡沫。


  

  曾几何时,温哥华地产变成了“新型的”瑞士银行匿名账户,而当地努力工作的加拿大人也负担不起这样的房价,但如今征收的这个税却结束了这场噩梦。


  然而,据《金融邮报》报道,征收15%的税不仅可以“威慑住未来的中国买家”,还会带来温哥华地产泡沫的破裂。

  据《金融邮报》报道,在上周四和上周五,也就是向外国购房者征收15%的财产税生效之前的最后两个工作日,房地产经纪人和律师加班加点,在这两天递交了创纪录的1.5万份财产转移申请。

  根据B.C. Land Title和Survey Authority的数据,周五单天递交的转移申请超过9200份,打破了2007年至2008年的记录——即单天递交超过8400份申请。另外周四的申请超过5800份,几乎相当于今年4月底的交易总数。

  当局表示,如此旺盛的需求让土地所有权办公室的电子档案服务瘫痪。

  这是上周的事情。现在新税生效了情况又是怎么样呢?在这样一个大温哥华地产市场的黎明时刻,房地产企业和房地产董事会报告了第一起交易失败的奇闻迭事,外国买家宁愿放弃捆绑协议上的定金也不愿支付新税。更糟糕的是,从前所未有的当地房地产泡沫的角度来说,这对于不堪房价之高的当地潜在房主来说当然是件好事,但据称有证据显示,当地的买家由于预期市场会走软,选择了持币观望。

  Re/Max Western Region执行副总裁阿什(Elton Ash)指出,要精确量化失败的交易,现在还为时过早,但他听到了大温哥华办事处一些房地产经纪人的说法,许多外国买家在先前定下的截止日期后,没有和经纪人重新安排就离开了。


  阿什表示:“我们的预期是,由于买方的合同违约,将会有一定比例的交易会告吹。”

  他认为,虽然全面评估新税的影响可能需要两到三个月,但结果已经很明显:泡沫已经破裂。

  接下来:法院障碍可能会拖累当地房地产购买活动数月,甚至是数年。MacDonald Realty的运营副总裁库伯(Jonathan Cooper)预期法院将要受理许多相关案件,因为订金以信托的形式保管在房地产经纪人手上,且通常没有法院的命令不能取出。


  他表示:“我认为这个故事的下一章会由律师来写。预计卖家为了取得这笔信托形式的订金,可能会控诉买家未具体履行合同而让这笔交易画上句号,或者如果无法在一个类似的价格点找到一个买家,他们就会要求赔偿。”

  但未来的交易将会是最引人注目的。随着房屋升值的不确定性攀升,对于问价和参加拍卖活动——例如一栋价值1600万美元的房子在“7200秒内”以6800万美元的价格拍出,买家将越来越谨慎。

  《金融邮报》报道援引大温哥华地产委员会主席莫里森(Dan Morrison)的话称,他听说过加拿大的买家和卖家由于市场的不确定性而退出交易的实例。菲利普(Philipp)表示,其所在的一个办事处有四笔交易由于税收的关系被取消,而另一个办事处单在周五就报告了五笔告吹的交易,其中一笔与新税直接相关。

  菲利普指出:“这存在一个多米诺骨牌效应。一笔交易失败,就会影响到其他很多笔交易。”

  Re/Max房地产经纪人瓦利(Dave Vallee)表示:“我正努力让人们参加我们的开放参观日活动,新税实施意味着价格会下降。”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14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4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21 万木千帆 2016-08-08 08:59
    泡沫迟早要破,泡沫即将要破,泡沫已经破了。 多念几遍,大家哈皮。
    评论20 Hewett 2016-08-08 08:46
    量先价行.
    评论19 游客 [欲.能.虞.箸] 2016-08-08 08:41
    评论 17 写道:
    再买唡套吧?

    赶紧买,任何一次下调,都是买进的最好时机。短期可能会跌,但是,长期绝对涨。买房子,可能会输时间,绝对不会输钱!
    评论18 游客 [欲.能.虞.箸] 2016-08-08 08:31
    评论 16 写道:
    已经爆破,我刚又买了两套

    聪明人,15年以后,这个房价绝对是低价。想想,2016年,2006年,1996年,1986年,1976年.......的房价。你会觉得,房子,任何时候买进,都不会吃亏!
    评论17 Hewett 2016-08-08 01:17
    再买唡套吧?
    评论16 游客 [朋.癸.文.统] 2016-08-07 23:57
    已经爆破,我刚又买了两套
    评论15 五颗松 2016-08-07 17:01
    虹猫 写道:
    五十万到两百五十万花了多少年?


    15年
    评论14 虹猫 2016-08-07 16:59
    五颗松 写道:
    大温人民早就习惯了“崩盘”的喊声,北温的独立房还在$500,000价位时就有人嫌房价高了,$800,000时就有人喊“崩盘”,一直喊到现在$2,500,000.

    这“崩盘”不是靠喊也不是靠给外国人加税就能出来的,有本事把利率搞回当初的7.5%,不用喊就会“崩盘”。问题是谁有本事把利率搞回7.5%?


    五十万到两百五十万花了多少年?
    评论13 Hewett 2016-08-07 16:55
    大温(赚钱)努力不够,海外够努力( 怎 么 赚 不 知 道 ),被挤 到 外 围 是 可 解 释 的. 坚 持 以 西 为 贵 就 无 立 足 之 地 , 往 东 发 展 才 是 正 途 .
    评论12 五颗松 2016-08-07 16:55
    大温人民早就习惯了“崩盘”的喊声,北温的独立房还在$500,000价位时就有人嫌房价高了,$800,000时就有人喊“崩盘”,一直喊到现在$2,500,000. 这“崩盘”不是靠喊也不是靠给外国人加税就能出来的,有本事把利率搞回当初的7.5%,不用喊就会“崩盘”。问题是谁有本事把利率搞回7.5%?
    上一页123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32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