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一位 七十歲光棍"博士"的悲情故事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年少時,他因“學習勤奮努力,吸引異性”的政治罪名而失學。


  卻從五十歲起,在四川大學做了17年旁聽生,成為全校師生都認得的“博士”。

  居然能從一無所有靠人接濟,到現學俄語四度赴俄做翻譯……


  

  花甲年歲,卻仍驕傲地稱自己還是個處男。

  他赴俄前的真實經歷被導演拍成紀錄片,豆瓣高分。

  可是,他的命運真的被改變了嗎?

  △

  他叫張博士。

  這其實是他在川大盛傳的外號,本名叫王忠厚。

  博士綽號的來源,是因其在大學裡漫長而堅定的課堂旁聽;


  張,則來自他聽課時的化名。

  

  王忠厚生於上世紀中期,重慶人。

  身高一米八一,外表英俊,個性執著。


  他是“文革(专题)”的受害者,而時代的教育又在他身上打下政治烙印。

  14歲被定性為“白專分子、思想反動、學習勤奮、誘惑異性”,數學、俄語成績優秀的他被勒令退學。

  而幾十年後問他當今是何世,他手撫泛黃的《毛主席語錄》,歌頌偉大領袖毛主席。

  在19歲到38歲的工廠生涯裡,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另類。因不良的中學政治檔案記錄,他在廠裡一直抬不起頭來。

  在重慶工作時自學了17年,卻無法融入集體。

  1985年離開即將倒閉的工廠,去川大又旁聽了17年數學和俄文。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8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4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