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太平天國是如何打諜戰的(圖)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1853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建立了“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制度,頒行印書。在其總共二十九本目錄中,《行軍總要》赫然在列,書中將敵前情報收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置,可見其對情報重視程度。實際上從金田起義開始,太平軍就大量派遣情報人員深入敵後收集清軍動向,使將領們能夠隨時依據情報靈活應對清軍圍堵


  

  太平天國領袖洪秀全畫像(圖源:維基百科公有領域)


  《孫子兵法》作為已知的中國現存最古老軍事著述,並不像行軍手冊般具體講解排兵布陣,但卻學說性地闡述了先人對於戰爭的理解,充分展示了老祖先們的軍事智慧。

  在《謀攻篇》結語中,孫子更是作出了“知己知彼,百戰不殆”的著名論斷。可見軍事情報的收集,從來都是進行戰爭的必要條件。這一鐵律同樣貫穿於整個太平天國起義全程。

  太平軍的防敵秘籍

  1853年(鹹豐三年),太平天國定都南京,建立了“旨准頒行詔書總目”制度,頒行印書。在其總共二十九本目錄中,《行軍總要》赫然在列。

  該書作為太平軍行軍作戰指導書籍,將敵前情報收集工作放在了第一位置,可見其對情報重視程度。實際上從金田起義開始,太平軍就大量派遣情報人員深入敵後收集清軍動向,使將領們能夠隨時依據情報靈活應對清軍圍堵

  在金田、三裡墟、官村之戰中,太平軍全部是以伏兵取勝。而同時期的清軍,軍紀敗壞,戰力低下,防間保密意識極差,營地周邊居然不禁生人,任由窺視,輕易就被太平軍滲透得如同篩子一般。

  在研究太平天國的重要史料《賊情匯纂》中有如下記載:“蓋賊探我營則另有伎倆,多遣賣食物人近我營盤,日與我兵勇相見,稔熟閒談,便可得實話矣。”由此觀之,其屢戰屢敗實屬正常。

  反觀太平軍,其同時期防間保密工作遠勝清軍。金田起義爆發後,清廷推行“以賊制賊”策略,遍發告示誘降起義隊伍中的不堅定者,同時設法懸賞利誘使人打入起義軍內部傳遞太平軍動向。


  作為應對,太平軍首先強調軍紀,肅清營盤周邊,生人勿近。並且推行四點措施:

  第一,盤查。但凡有兵士自遠方來,必先委派本營中機巧士兵遠遠細問其來自何處,隸屬某軍,本部統兵官姓名等信息。

  第二,觀發。由於太平天國起義後,太平軍披散辮子,前額蓄發,清廷謂之“發匪”,所以查驗來人前額頭發長短也可以有效識別其身份。


  第三,禁議。在行軍途中嚴禁“街頭巷尾交頭接耳,私談議論”,犯者斬首示眾。

  第四,頌經。以拜上帝教經文作為口令,無定制,無規律,每日俱改。規定營中所頌經句務必爛熟於心,驀提一句則必須隨接下句,如接不出則以奸細論處。

  雖然上述四點對比中國歷代軍隊的保密規條並無出彩之處,但的確有效防止了清軍滲透,使對方束手無策。

  周錫能案

  除了制度保障外,太平天國領導人自身對於防間保密也非常重視,這種重視在周錫能一案中可見一斑。

  周錫能,廣西博白人,早年上過私塾,後經博白縣拜會領導人黃文金之堂兄黃文安引薦加入拜上帝會。

  雖參加清廷科舉屢試不第,但在多由文盲百姓組成的拜上帝會成員中,他絕對屬於鳳毛麟角的讀書人。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已經有 1 人參與評論了, 我也來說幾句吧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共有 1 人參與評論    (其它新聞評論)
    評論1 andrewl 2017-01-31 21:38
    太平天國和清軍作戰?有點暈
    上一頁1下一頁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