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日常保健: 中學課文《最後一課》是失實的?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今天是阿爾豐斯·都德的誕辰,1840年5月13日,都德生於法國普羅旺斯。他最為人們所熟知的作品,便是中學課本名篇《最後一課》。


不過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問題很復雜,都德的思維固然是一個我們熟知的視角,但對於許多阿爾薩斯和洛林人來說,卻未必如此。

《最後一課》的背景是普法戰爭,法國失敗後,被迫割讓阿爾薩斯與洛林。小說中的法語老師懷著沉痛心情給學生們上了最後一堂法語課,之後孩子們就要在德國人的壓迫下開始學習德語。


不過,如果你如今蒙著眼睛前往阿爾薩斯地區,摘下眼罩的那一刻,很可能會以為自己身在德國。這裡名氣比不上巴黎,比不上普羅旺斯和蔚藍海岸,比不上盧瓦爾河谷,甚至比不上布列塔尼,但卻是法國最童話的地區,尤其是色彩斑斕的木條屋。

但且慢,木條屋最多的地方不是德國嗎?

沒錯,無論是地理環境、建築風格,還是葡萄酒等特產,阿爾薩斯地區都跟德國西部幾無差別。洛林地區差異大些,但也保留了不少相似風格的建築。

前幾年有不少人撰文認為,《最後一課》簡直顛倒黑白,很多阿爾薩斯人和洛林人明明說的就是德語,根本不可能存在“在侵略者高壓統治下放棄法語學習德語”的事情,都德這麼寫簡直傷害了德國人民的感情。那麼,事實到底是怎樣?



阿爾薩斯和洛林的爭奪史

阿爾薩斯和洛林如今都是法國的大區,二者面積都不大,但地位舉足輕重。


阿爾薩斯是法國面積最小的一個大區,但GDP排名全法各大區第二,僅次於巴黎大區。洛林則是法國最大的煤礦、鐵礦和棉花產區,其中煤產量更是達到全法的80%。

在歷史上,阿爾薩斯和洛林的歸屬幾經變化。公元前58年,凱撒大帝擊敗日耳曼部落聯軍,羅馬帝國占領阿爾薩斯與洛林。公元395年,羅馬分為東羅馬和西羅馬,阿爾薩斯與洛林歸屬西羅馬。

西羅馬滅亡後,法蘭克人建國,並在公元843年分為東法蘭克、西法蘭克和中法蘭克。如果從疆域和文化傳統衡量,東法蘭克可算是德國前身,西法蘭克算是法國前身,中法蘭克則算是意大利前身,當時的阿爾薩斯與洛林被劃入中法蘭克。


公元855年,中法蘭克又分成洛林王國、北意大利王國和勃艮第-普羅旺斯國,阿爾薩斯與洛林屬於洛林王國。公元880年,西法蘭克與東法蘭克達成協定,將阿爾薩斯和洛林劃歸東法蘭克,這也是許多德國人認為這兩個地區屬於德國的歷史根源。

神聖羅馬帝國建立後,阿爾薩斯和洛林又被明確劃給神聖羅馬帝國,這同樣成為許多德國人口中的歷史依據。

但到了三十年戰爭時,哈布斯堡家族不敵法瑞聯軍,於1648年簽署《威斯特伐利亞和約》,法國終於獲得阿爾薩斯和洛林的大部分區域,並在此後幾十年間實現全面控制。這則是法國人認為阿爾薩斯和洛林屬於法國的歷史依據。

不過即使法國控制了這兩個地區,當地人的生活習慣和語言習慣仍然與普魯士趨同。之後便是普魯士崛起,在普法戰爭中擊敗法國,使之割讓阿爾薩斯和洛林地區,同時賠付50億法郎戰爭賠款。

這場戰爭重創法國,使之經濟一蹶不振,也催生了巴黎公社。普魯士得到了這兩個富庶地區,尤其是依托洛林的煤鐵資源,經濟飛速增長,也完成了德國統一大業。這也成為法國人內心之痛,都德寫作《最後一課》,背景正基於此。

此後,雙方又反復爭奪這兩個地區。一戰後,法國強行收回阿爾薩斯與洛林,二戰時期,德國再度將之奪走。但作為二戰失敗國,德國戰後又將之歸還法國……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80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24 秒

    備案/許可證編號:蘇ICP備11030109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