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120块,这是我赚得最困难的一笔钱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提起三和人才市场,人们通常会想到那个由所谓‌‌“三和大神‌‌”定义的奇异之地。‌‌“三和大神‌‌”,开始于三和打工者的自我调侃,进而发酵于网络,成为三和的代名词。

  本文作者为寻找典型而来,却发现那些人数更多的,更为典型的是驻留此地的底层劳动者们,然而他们在某种程度上被无视和消音。以一具劳工的身体,更深入地观察这些劳工,他开始了自己的为期一周的‌‌“身体打卡‌‌”之旅。打卡第一站停靠在电子厂,以下是他作为一个流水线工人的自述。


  日结:僧多粥少

  八月份,在做了些准备之后,我(又)来到了深圳三和。

  为了在某种程度上不那么扎眼,我在网上买了最便宜的黑色衬衣和黑胶鞋,翻出了从本科之后就再也没穿过的放了十年的牛仔裤。看着镜子里的自己,我感觉有了几分劳动者的样子,并对此次‌‌“身体打卡‌‌”之旅有了点信心。

  为了保证重体力劳动后的休息,犹豫再三,我还是订了附近的酒店,没有像预想的露宿街头或者在网吧刷夜。

  一夜安眠,次日清晨,我来到‌‌“海信大酒店‌‌”前的小广场,等着抢日结。早上五点一刻,天还没亮,这里已经人群聚集,在昏暗晃动的灯光中低语着。间或下着小雨,人群躲进两旁的屋檐下,黑沉而拥挤。即使是这样的天气,工头和中介也很快如期而至。


  首先出现的是给工地招人的,直着嗓子喊了几声‌‌“工地杂工!‌‌”,也不说多少钱,具体干什么工作。但这无关紧要,很快就有一堆人围了上去,递上身份证作为干活的凭证。没几分钟就收了厚厚一摞,大约三十多张。

  ‌‌“人够了,走了走了。‌‌”工头喊了几声,带着一队人马离去。

  没有应聘的人群则开始在旁边议论这份工作的各种细节,有做过的人说他们工作太重,钱少不值得。而旁边一堆人也附和,下雨了,在工地上干个毛。不一会,又来了一个满脸戾气的打着伞的黑衣人。当人群围上去询问时,他板着脸不耐烦地说:‌‌“不要不要,我只要熟人。后面大把招工的。你们等着去。‌‌”拨开人群,他似乎看到跟着自己做过工的人,便指着一边对他们说:到那边等我。


  这波招工最终只有寥寥数人。‌‌“够了够了。走吧。‌‌”他们也迅速地乘车离去。没找到工作的人们不满于他的态度,纷纷嗤之以鼻:‌‌“他就是要卖菊花的。‌‌”

  屋檐下的人群越来越多,有点超现实的味道。大家都在说着下雨不好干了,来招人的也少。零星出现的几个工头很快就招够了人离开,围观者也随之一哄而散。‌‌“挂逼喽,挂逼喽。‌‌”周围的人都在喊。

  突然,有两个人发生了口角,甚至快打起来了。一个说要挂逼了,给多少钱都做,另一个人不干了,说三和大神要有原则,不能卖命。于是两人在起哄人群的围观下直着嗓子对骂。

  事实上,工价的确低得发指。普遍是在一天一百出头的价格,即使那些最重的体力活,也都没有什么超过两百块钱的工作。即便这样,大部分的工头也都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招到工,而务工者们则几乎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可能性。

  我在一旁听着,思考着到底去应征什么工作,但往往是一犹豫,工头就招够人并离开了。僧多粥少,好的工作根本抢不到,不好的也不缺应征者。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8 秒 and 7 DB Queries in 0.0034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