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奥运会: 揭密:告诉你10大北京奥运会流言真相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他们为什么拿北京奥运说事 告诉你10大流言真相


  奥运背后,谁在表演政治马戏

  斯皮尔伯格的“辞职”风波


  一排排西方政治的探照灯又开始聚焦北京。所谓人权、西藏问题等惯性及硬性压力尚未消退,又以达尔富尔问题挑起责任外交的议题。新春伊始,西方某些势力对中国的偏见和臆想,出现了一次爆发,“奥运政治化”,一时间甚嚣尘上。

  2008年2月12日,农历正月初六。这一天,春节长假还未结束,许多市民仍沉浸在节日的欢愉之中,可对于北京奥组委和中国驻外使馆来说,这个平常的星期二,他们还要谨慎应对一条与北京奥运有关的不平常的消息:

  片酬7500万美元的好莱坞大导演斯皮尔伯格突然决定,“辞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艺术顾问的职务。原因,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是中国在苏丹达尔富尔问题上没有做出足够的努力,“良知”使他无法继续指导奥运开幕式和闭幕式的大型表演。

  随即,一个在纽约注册的人权组织“达尔富尔奥运梦”,在其网站上发表“紧急声明”,称斯皮尔伯格“向中国发出了正确讯息”。

  与此遥相呼应,华盛顿的非政府组织“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向中国驻联合国办事处递交了一封公开信,要求中国政府向苏丹施压。

  ……

  斯皮尔伯格的“辞职”,本来可以被理解为“个人”行为,然而,各种错综复杂的消息同时交织在一起,似乎让人觉得事情并非如此简单。


  各种消息汇集起来,总会反复涉及一个名字,好莱坞女演员米亚·法罗。

  2007年5月,一个名为“达尔富尔奥运梦”的组织在美国纽约成立,主张通过奥运向中国施压。在该组织的顾问委员会成员名单中,米亚·法罗排名第三。而在“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公开信的联合署名中,此人同样有份。

  去年3月28日,米亚·法罗还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一篇就达尔富尔问题指责中国的文章。在文中,她甚至警告斯皮尔伯格,担任北京奥运会开闭幕式的艺术顾问“会像为纳粹拍宣传电影的女导演里芬施塔尔那样受到历史的谴责”。该文发表的第四天,斯氏表达了对中国政府苏丹政策的不满……


  对于这位导演一年多来未与北京奥组委正式签约,却最终选择“辞职”,美国《时代》周刊指出,“这显然是屈从于米亚·法罗领导的人权运动的压力。”

  这个组织不仅向个人施压,也将矛头也指向了奥运赞助商。2007年11月,它对19个主要赞助商发布了一张“成绩单”:微软、Visa等13家公司“对达尔富尔问题不闻不问”,得了“F”,不合格;可口可乐等六家公司“做了点事情”,得“C”或“D”。现在,它正在准备第二张“成绩单”。

  与“达尔富尔奥运梦”1月份试图在柬埔寨点燃“圣火”抵制北京奥运相呼应,一些西方媒体和政客也趟进了这滩浑水。

  《纽约时报》、美国之音等随即跟进。而最令人瞠目的是,英国《独立报》甚至未经核实就捏造了一条报道,说“拯救达尔富尔联盟”公开信的最后一位署名者为“罗格”,头衔是“国际奥委会主席”……

  一时间,将达尔富尔问题与北京奥运挂钩的国际反华舆论,似乎正在掀起一个小高潮。

  “而各类负面声音之间也可能存在某种‘联动’。”接受《环球》杂志采访时,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贺文萍说,一些以介入政治为时尚的好莱坞明星在前面打冲锋,一些媒体随即跟进炒作,在特定群体里造成影响以后,政客出来卖好,以赢得支持率。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已经有 3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3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24493 游客 [欲.昔.南.仁] 2008-02-28 10:16
    北美中文网是党的喉舌
    #24490 angel [曾.何.氏.七] 2008-02-28 00:21
    中国的富强令一些偏执狂不舒服了!
    #24487 游客 [曰.何.业.十] 2008-02-27 23:47
    新闻联播播到这里来了,恶心。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409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