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吸毒者,戒毒之難,常人無法想象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虛擬現實:從評估毒癮開始


  打火機點燃了,悠忽的火焰跳動著,舔向細長的玻璃試管。試管裡的白色晶體在熱力的作用下,慢慢被氣化,通過試管流通到一個礦泉水瓶子裡,瓶口上方連接著兩根吸管。一個穿著白色短T恤的光頭男人含著吸管深深啜了一口,然後長長地舒出一口白氣,遞給了旁邊的女生,伴隨著“咕嘟咕嘟”的聲響,兩個人的表情都舒展了開來。隨後,他們站了起來,隨著音樂開始揮舞著手臂。第三個吸食者則拿起鼠標打起了游戲。能看出,他們沉浸並享受著這個過程。

  謝平(化名)盯著眼前的景象,目不轉睛,他的喉結抖動了一下,不自覺地吞了吞口水。他已經有5個月沒有接觸過眼前讓他心神蕩漾的“冰壺”了。這是個由礦泉水瓶做成的簡易工具,是吸食冰毒的必備工具。他所在的圈子將吸食的過程稱為“溜冰”,跳舞和打游戲則是“散冰”的過程——冰毒的主要成分是甲基苯丙胺,會作用於以多巴胺為代表的興奮類神經遞質,吸食後,吸毒者會變得異常興奮,需要依靠一定的活動消解這種亢奮。“有的人會喋喋不休地跟別人聊上幾天幾夜不休息,有的則會打游戲或者有持續性行為。”上海市戒毒管理局副調研員徐定告訴我,他曾經遇到過一個吸毒者,“散冰”的方式是拿著拖把在家裡拖上一兩天。


  

  謝平是上海市高境強制隔離戒毒所(以下簡稱“高境戒毒所”)的一名戒毒人員,吸食冰毒的時間長達十幾年。2018年初,他因為再次吸毒被送到了這裡。吸食毒品前,他曾是一名頗有潛力的棒球運動員,但有一次在賽場集訓時,他的胳膊不幸被場上的異物剮傷,縫了36針,到現在還處於麻木的狀態。雖然日常生活不受影響,但職業生涯就此打斷了。沒有辦法,他只好從這個前途光明的行當退了下來。他的家裡有一筐棒球,那一段時間,每次回到家裡,他都會拿出來一個丟掉。“你會覺得你離棒球越來越遠,離未來也越來越遠。”謝平告訴我。他無處消解難過與落差,染上了毒癮。


  謝平觀看的這個小視頻上海市戒毒管理局聯合科研機構、大學等單位設計的虛擬現實場景。觀看時,戒毒者會戴上專門設計的VR(虛擬現實)眼鏡,以確保能夠360度無死角地觀看身臨其境的場景。對於一個進行過生理脫毒的戒毒者來說,毒癮渴求度是衡量一個戒毒者戒毒成效的重要指標,“要評估毒癮,首先要誘發渴求”。這樣的治療,謝平一個星期要進行2到3次。


  

  戒毒人員在上海高境戒毒所生理康復指導中心主任肖克的指導下進行VR戒毒治療(於楚眾 攝)

  以往,上海各個戒毒所會給戒毒者看一個簡單的小視頻,上面也有吸毒的情景。觀看時,他們會對測試者進行心率、皮膚電等相關指標的測試。第一年毒癮評測的效果還不錯,毒癮的高低有很大的區分度。但到了第二年,他們發現這個方法已經不適用了,測得的吸毒者的毒癮渴求度都很低,但一旦放出去,很多人會迅速復吸。他們思考了很久,也進行了一些觀察,發現戒毒者之間相互“通風報信”,交流哪些場面可能會引起心理波動。新的測試者一旦看到這些,就會迅速轉移視線。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299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