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失踪女子疑点待解:第一现场究竟哪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7月23日晚间,浙江杭州53岁女子来惠利离奇失踪的第19天,杭州警方发布公告称,来惠利已确认遇害,其丈夫许某有重大嫌疑,已被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上游新闻记者走访发现,案件中包括作案动机、行凶手段及行凶地点等七大疑点,就像许某为何能在杀害妻子后,淡定报警并接受媒体采访一样,尚未浮出水面(电视剧)。


  杭州市公安局表示,目前案件仍在全力侦办中,公安机关将根据案件侦办进展,于近期召开新闻发布会,及时通报有关案情。

  


  ▲7月23日,浙江杭州,民警在化粪池中打捞出涉案物品。摄影/上游新闻记者 时婷婷

  疑点一:三堡北苑4号楼802是否为第一现场?

  53岁的来惠利与55岁的许某是重组家庭,来惠利与前夫育有一女,许某也有一个在外地工作的儿子。婚后,两人育有一个女儿,今年11岁。来惠利出事前是当地一家会计公司的保洁人员,每月工资4000元左右。7月4日,两人还一起到杭州市红十字会配药。

  7月6日,来惠利“失踪”的第二天,许某和来惠利大女儿前往派出所报警。惠利大女儿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调查初期警方未在来惠利家中发现可疑之处。而许某在家中接受媒体采访时,对妻子失踪表现出很焦急的状态。

  随着事件的发酵,“在家中离奇失踪”成了本案关键词。综合公开信息,“家”是最具嫌疑的案发地,但初查无疑点,是否意味着三堡北苑4号楼802并非为第一案发现场?

  疑点二:动机起因是否与分到回迁房有关?


  上游新闻记者走访了解到,三堡北苑小区是杭州市一处回迁房,周边配套设施完善。共有6幢楼,其中4号楼位于小区东南角。来惠利居住的房子是其名下的回迁房。多个房产网站显示,目前三堡北苑房价均价约为4万元每平方米。

  来惠利的前婆婆也居住在该小区。据来惠利前婆婆介绍,来惠利与许某在结婚前便已认识,且有过债务纠纷。小区居民介绍,除4号楼802室外,来惠利还分到了两套回迁房,而夫妻两人曾因回迁房的归属和装修问题有过几次争吵。

  许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曾表示,家中并无生活压力,还有7位数的存款。那么是什么原因,能让许某对结婚十几年的妻子起了杀心?是否与财产纠纷有关,真相有待公布。


  疑点三:许某是早有预谋还是一时冲动?

  在邻居眼中,来惠利好说话,人缘不错。而许某则很少与邻居们交流,“碰面点个头就过去了。”小区居民称,如果不是来惠利的离奇失踪,这个55岁的男人几乎很少被关注。

  据媒体报道,7月4日下午,来惠利曾和小女儿一起到距离该小区2公里的银泰城购物,且电梯监控显示,当天下午5点左右,两人乘电梯回家时,来惠利也没有情绪上的异常。许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7月5日凌晨发现妻子不在家,且手机、钱包、身份证都没有带走,只穿了一件褐色的睡衣。直到7月6日来惠利所在单位打来电话称其没有去上班,许某才“意识”到妻子失踪了。

  按照许某夫妻两人感情和睦的说法。来惠利凌晨穿睡衣出门,7月5日夜不归宿,且两天未与其有过联系,许某却没有对妻子的外出有过怀疑,也不曾找人、报警。似乎与其夫妻和睦的说法并不相符。

  许某过于冷静的表现和一系列反常的行为,在事件初期便引发质疑。在杀人后仍能表现得若无其事,是早有预谋还是一时冲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59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70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