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赫本: 赫本扮中国人 这部美国片细节真牛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丨本文首发于皮皮电影


  皮皮电影 / 每天一部精彩电影推荐

  好莱坞一些以中国为主题的电影,常常会因为“妖魔化”中国人,而备受争议,而皮哥今天推荐的这部拍摄于1944年的好莱坞大片,是个例外。


  ——前言

  9月4日,刘亦菲主演的迪士尼电影《花木兰》就要在海外网播了。

  作为首位迪士尼公主,刘亦菲此次出演”花木兰“一角可谓广受关注,出尽了风头。

  但就影片本身来说,《花木兰》由于涉及剧情魔改、造型和选角丑化中国人等问题备受批评。

  实际上,有许多中国传统题材到了美国影视公司手里,往往会被改得面目全非。即使表层看上去还不错,但其中的关键内核早已经被替换成了美式精神。

  例如《功夫熊猫》、《摘金奇缘》等,当国人在狂欢中不知所以时,实际上早已被政治正确编码化。

  好莱坞正在用电影的魔力,把美国梦变成全球梦。


  

  这种行为用传播学的术语来说就是“文化挪移”:

  强势文化从弱势文化中获取元素挪为己用,却对这些文化元素真正的内涵和创造了这些文化元素的人群都毫不关心,盗取了别人的东西冠以自己的内核。


  我们今天要说的这部“神片”要高级得多。

  《龙种》

  

  这部美国电影(没错,就是美国电影),上映于1944年,这个时候中国的抗日战争还没有结束呢。

  虽导演是美国人,演员美国人,台词是英语,但场景、服装和故事,包括主题和内核,妥妥的都是中国味。

  
点个赞吧!您的鼓励让我们进步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4...9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56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