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美食指南: 在东北茄子有一万种吃法 津津有味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正是它的温和寡淡,它才具有了极强的可塑性。』

  文/刘旭


  之前赋闲在家,得空重温经典,每天翻看上几章《红楼梦》,读得津津有味。除了有手不释卷的书香外,还平添了些饭香,因为这书里写得吃的实在是太精彩了,从适口小菜,到待客大餐,皆属精致,令人看得垂涎。我想大多人同我一样,对书中撰写的食物,印象最深的当是茄鲞。贾府的厨子也着实厉害,用家常的食材烹出的高端之味,把穷老粗鄙的刘姥姥吃到迷醉。我边看边发馋,于是扎进厨房,随书里凤姐的叙述复刻起这道餐品。

  先把茄子皮刨了,留下净肉,之后切成碎丁子,用鸡油炸。再用鸡肉脯子和香菌、新笋、蘑菇、五香豆腐干子、各色干果子,都一齐切成丁儿,拿鸡汤煨干,拿香油一收,外加糟油一拌,盛在磁罐子里封严。吃的时候,再请其出来。里里外外忙活了好些日子,才算是如愿以偿,但稍显遗憾的是,味道只能说是差强人意,和我的预期还有些距离。

  一来,是这吃食太油了。初尝几口还算惬意,但过了那个新鲜劲头,便只剩下腻。二来,这菜经过了厨房上下的百般流变,食材的本味早已不见,我甚至怀疑,如果把茄子换成其他菜蔬,也能做出这般滋味。还真不是我挑三拣四,之所以对这经典佳肴提不起兴致,是因为我发自本心地喜欢茄子。作为一个茄子的忠实拥趸,自然是对它的美味充满了最纯实的期冀。


  

  电视剧《红楼梦》


  ??

  我生在东北,长在山东,现在蜗居北京做社畜,兜兜转转不少地方,吃过的茄子餐食不计其数,但要论心头好,还得是那口东北风味的茄子,这或许是家乡食物对孤饿之魂的专属烙印吧。这些味道中,首屈一指的是蒜茄子,它的妙处在于通过至简的方式,让茄子出彩。由于茄子本味寡淡,所以想吃原初味道,就得稍微用上些心思,得有个“巧厨”,我母亲便是。

  母亲深知,家里人的口味偏重,每餐都得有点儿大酱咸菜之类的东西才能下饭,但这些久吃不健康,所以母亲思虑一番,决定备些蒜茄子,易做,好吃,还健康。饭点儿之前,她买上几个茄子,将其洗净,入锅蒸制,原本饱满的茄子在热气的驯服下,变得稍显蔫软,晾凉之后紫色的外皮更是皱巴巴的,实话讲,不大好看。

  趁着蒸制的功夫,她会给我安排活儿:捣蒜泥。我年纪小,实诚,不偷懒,蒜泥被我捶打得稀碎,汇成一股雪白的浆汁,散着透彻的蒜香。母亲接过我的大作,嘴上表扬着我,手上早已将蒜泥撒盐搅匀,然后轻扯开茄子,填入其中,摆进容器。茄子如同积木,被一层层垒叠上去,每垒一层,就撒上一层盐,直至工程完工。但真正的美食除了调料与食材的融合外,还需有时间的锤炼。将做好的蒜茄子搁进冰箱冷藏,三五天后,味入得差不多了,即可享用。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这条新闻还没有人评论喔,等着您的高见呢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9 秒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103010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