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国家文物局回应重建圆明园:不,谢谢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国家文物局网站上公开了对全国人大代表阎建国关于“重建圆明园,加强国家爱国主义文化建设的建议”的答复。


  答复称,圆明园遗址不仅是清代皇家园林的重要代表,更是近代中国被侵略、被殖民的历史见证,遗址以断壁残垣告诫后人勿忘国耻、警钟长鸣。重建圆明园缺乏必要的考古及历史文献依据,且将改变圆明园遗址被列强破坏的历史现状,应慎重论证其必要性和可行性。

  至此,多年来引发人们议论的“重建圆明园”的话题,算是画上了一个句号。


  但历史能否重建,遗址有无意义,文物保护的价值几何,这些话题需要答复的,可能还有很多。

  

  重建派与废墟派

  圆明园为圆明、长春、绮春三园之总称,是我国清代最重要的皇家宫苑之一,1860年和1900年先后被英法联军和八国联军所毁。1988年,圆明园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代几经变换,大水法等劫后废墟依然矗立园中。

  当国家文物局的答复公开后,坊间媒体,网友纷纷表明立场,认为“重建圆明园”是个荒唐的建议。

  但事实上,这个话题并非今年,而是一个讨论已久的话题。


  初现

  几十年前,学界就曾有过关于圆明园重建的探讨,甚至还出现了“重建派”与“废墟派”两大阵营。

  “重建派”主张,由于财力物力条件的允许,重建或修复圆明园可以恢复民族往日荣光,“废墟派”则主张历史不容抹杀,圆明园不同于其他文物,其精神意义、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价值远远超乎其物质实在,圆明园有且只能有一种方式存在,那就是时下的遗址状态。


  浙江古籍出版社在2007年出版《圆明园重建大争辩》一书,收录了自1980年以来有关圆明园重建的多方面文章,对争论进行了归纳、总结和分析。

  

  (《圆明园重建大争辩》由浙江古籍出版社出版。)

  如今,在互联网时代,人们通过社交媒体,继续着关于圆明园的探讨。

  在知乎上,“是否应该重建圆明园”的问题被浏览了142601次。即便是提问者在问题备注中强调“应该”与“有必要”是不同的,人们的回答依然是立场鲜明,势如水火。

  高赞回答认为,圆明园从完整状态到目前的废墟状态这一过程,见证了中国近代史发展的许多事件,一般国际上把承载这种负面信息的文物称为“棘手遗产(difficult heritage)”。这种负面信息被视为文物的价值之一,对研究社会发展变迁具有学术意义,对所处国家和文化具有警示意义,按照鼎盛时期的样貌重建就是对这种价值的毁灭。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7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