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揭秘刘少奇俄籍长孙:父亲卧轨自杀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刘少奇长孙阿廖沙

  我出生于莫斯科,中文名字刘维宁。父亲刘允斌是刘少奇的长子,14岁时来到俄罗斯求学。尽管与俄罗斯姑娘玛拉结婚,并育有我们姐弟,为“建设新中国”,他还是在父亲刘少奇的召唤下于1957年回国。原本一家人保持着信件往来,但随着中苏局势的变化,身处莫斯科的我们一家,逐渐与祖父刘少奇和父亲失去联系。


  我的际遇与祖父和父亲全然不同,我顺利读书,工作,始终与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电视剧),退役后来到中国,创办了一家为中俄贸易服务的机构。作为刘少奇的长孙,我希望能和中国多些联系。在我广州的办公室里,四处摆放着和刘少奇有关的书籍和照片,我想让更多人了解我的家族史。这是中国历史的一部分。正视历史,才能立足当下。

  与祖父的唯一一面

  2003年,我第一次回中国就去了宁乡花明楼,祖父少时成长的地方,那时对祖父了解并不多,花明楼的一切都让我感兴趣。

  花明楼有祖父用过的房间和桌椅,条件艰苦,书房里没有灯,窗外透过一点小的阳光,他也能看书,这些成长经历让人尊敬。而我在另一个国度最大的城市学习生活,没有可比性。当时苏联很少看到中国的信息,很晚我才知道祖父去世的细节,这些让我觉得很悲伤。花明楼的纪念馆展示了他生命的最后时刻,我看到时泪水无法自抑。

  对刘少奇这个名字我很早就知道。苏联媒体会报道中国的新闻,报纸上有祖父的照片,母亲也会提到。那时年纪小,他对我而言,是一个祖父的角色,很模糊,弄不清样子。


  1960年第一次见他,我5岁,记得母亲说晚上要去一个地方,一辆黑色轿车接走了我们,来到漂亮的大厅,一位高大的老人很亲切,热烈拥抱并亲吻了我,他就是我的祖父刘少奇。他带给我很多玩具,也给母亲的家族带来了礼物,一套描画着中国山水画的烟具,和一幅绣着老虎的大丝绸画。因为不熟悉,我靠在他怀里时还有些羞涩。但随后就感受到祖辈的疼爱,不安很快就消除了,那种感受我到现在还记得。

  


  ▲刘少奇亲吻长孙阿廖沙

  祖父去世的消息母亲肯定很早就知道了。我最近收拾俄罗斯的房子,找到了一张泛黄的报纸,上边一行小小的消息,写的是1969年祖父去世。

  这些年,我对祖父的认识逐年都在发生变化,越发觉得,他能在当时取得那样的成就是多么困难。

  母亲的决定救了我们

  印象中父亲聪明而有教养,是一个不会让别人受委屈的人。他在莫斯科时非常忙碌,总是工作。他有空时会把中国故事书翻译成俄文,读给我和姐姐听。回国后,他时常写信到莫斯科,表达他对我们的爱。父亲谦逊、有礼的性格传递到我身上,影响了我的成长。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100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