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溫家寶: 溫家寶 十年謗譽與未竟的政改之志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導言:中共政治局常委是中共最高權力機構的核心成員。在位時,他們的身影經常在電視上出現,他們的名字幾乎天天見諸報端。退休後,他們深居簡出,罕見的公開露面,一直被視作某種政治姿態,吸引眾多媒體關注。中共退休常委共有江澤民胡錦濤、朱镕基、溫家寶等18人,平均年齡超過82歲。他們已被寫入中共黨史。在中共建黨百年之際,多維新聞刊發系列文章,還原這些中共元老的家庭出身、仕途起伏、執政經歷與外界評價等,以饗讀者。


  

  2021年7月1月,中國前總理溫家寶登上北京天安門城樓出席中共百年黨慶大會。(中國央視視頻截圖)


  

  2021年7月1月,中國前總理溫家寶(左二)等中共元老出席中共百年黨慶大會。(中國央視視頻截圖)

  2003年3月18日,上任中國國務院總理伊始,溫家寶以林則徐的兩句詩:“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作為自己就職宣言。2012年3月14日,溫家寶擔任國務院總理的最後一場記者會上,他說:“我秉承‘苟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的信念,為國家服務整整45年,我為國家、人民傾注了我全部的熱情、心血和精力,沒有謀過私利。我敢於面對人民、面對歷史。知我罪我,其惟《春秋》。”


  在歷任中國總理中,溫家寶以溫情的個性化表達和多次呼吁政改,成為中共政壇奇景之一。溫家寶可能是唯一多次在公開場合頻頻談及文革和政改的中共領導人。在卸任總理前他曾公開表示,文革的錯誤並沒有完全清除,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文革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2011年,中共紅二代薄熙來的“重慶模式”進入高潮之際,溫家寶在中南海單獨會見香港政壇元老吳康民,挑明中國改革所遇到的困難主要是“封建殘余”與“文革遺毒”。溫家寶的談話由吳康民向媒體曝光後,引起轟動。

  十年政改成絕唱 退隱未改其志


  “現在改革到了攻堅階段,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成功,經濟體制改革不可能進行到底,已經取得的改革和建設成果還有可能得而復失,社會上新產生的問題,也不能從根本上得到解決,文革這樣的歷史悲劇還有可能重新發生。”2012年3月14日,作為總理的最後一次總理記者會上,對於自己多次提到的政治改革,溫家寶如是說。

  溫家寶表示,粉碎四人幫以後,中共作出了關於建國以來若幹歷史問題的決議,實行了改革開放。但是文革錯誤的遺毒和封建的影響並沒有完全清除。隨著經濟的發展,又產生了分配不公、誠信缺失、貪污腐敗等問題。解決這些問題,不僅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而且要進行政治體制改革,特別是黨和國家領導制度的改革。

  這是溫家寶在推進政改上,以在任領導人身份的最後一次公開表達。《紐約時報》2012年9月報道,他擔任總理後,截至2012年,他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上共做過8次政府工作報告,每一次都談到政治體制改革;共有8次人大中外記者招待會,除了2005年和2006年,其余6次他都談到政改,特別是2007年之後,他抓住每一次答記者問的機會,宣傳政治體制改革,宣傳“公平,正義”。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無評論不新聞,發表一下您的意見吧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1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