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奥运会: 揭秘: 开幕式巨球怎么升的画卷怎么转的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8月8日晚上,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在国家体育场鸟巢盛大举行,开幕式上宏大的中国文化展示给全世界留下深刻的印象,尤其是文艺表演最后一节《梦想》将开幕式推向了最高潮。这个巨大的“球”到底是怎么制作的?它到底怎么藏在地底?又怎样能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升上来?记者在文艺表演后专访了开幕式技术总监侯军祥和温庆林两位工程师。


  疑问一:升起的五环怎么能瞬间出现?

  侯军祥总监告诉记者:“其实这个五环是由LED灯组成,也就是可发光二极管,总共用了4万多个高级二极管,组成了这样一个36×12.5米的巨型五环。实际上它提早升上了半空,并在瞬间通过感应元件点亮。于是在两边的观众就以为,五环是瞬间出现的,其实是灯光的效果。到最后五环突然立起来了,也是这样的原理。”


  疑问二:巨型画卷是怎么转动的?

  温庆林总监介绍:“一张纸、一个大屏幕、一个五环、一个地球是开幕式的四大重点,这四个重点由两个画轴串联成,必须把他们有机融合在一起才能串起整场开幕式。从观众的角度看这两个画轴在美丽地转动着,实际并不是这样的,它们根本没有旋转,只是平移,像两扇门一样。为了造成旋转的效果,技术人员通过不同线束在不同状态下发光的原理,用LED灯渐次熄灭和点亮的原理,制造成旋转的效果。同时,为了达到更加逼真的效果,画轴里面的木芯确实是在转的,这就减轻了负载的重量。”

  


  8月8日晚,第二十九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北京开幕。由中国著名电影导演张艺谋指导的北京奥运会开幕式文艺演出节目中的核心部分——《美丽的奥林匹克》,全部内容围绕一幅“中国古代画卷”卷轴的开启展开。 中新社发 任晨鸣 摄

  疑问三:地上的画纸真的是纸吗?


  温庆林告诉记者:“地上的画纸直径2米,长度76米,它其实真的是一张纸,只是经过了特殊的处理,它是自带蓄电池的,能自动打开、关闭。舞蹈艺员确实在作画,是通过特制的墨和涂料在白纸上面画,第一次是画水墨山水画,第二次是小朋友涂上彩色颜料,其实到这里大家以为画完,并不是这样的,在入场仪式中,通过来自全世界205个国家和地区的运动员留下的脚印,它会聚了世界上最斑斓的足迹,象征了中国与世界的完美融合。它绝妙地联系到了最后的点火仪式。”

  侯军祥说:“画纸加上两个画轴,组成了长147米、宽36米,总面积3240平方米的三维大屏幕。它是一个巨大的透明发光体,再结合上人、景、物成为大家看到的大屏幕。”

  疑问四:巨球是怎么升上去的?

  开幕式最后的巨型球是整个仪式的亮点。说起这个球,温庆林的解密让人吃惊,原来“球”根本不是“球”,它是用特制钢丝连接成的环,或者说是一个巨型灯笼比较合适。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32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