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两高学历扎堆社区 发25起诈骗案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一个人从被骗到


  心甘情愿花钱要多久?

  答案是一瞬间。


  而让一个人

  有预防被骗的意识要多久?

  答案是一场持久战。

  

  社区摆放着反诈警官刘献国的KT板。

  随处可见的反诈民警人形立牌;“男不裸聊,女不刷单”,红底白字的横幅拉满整个宣传栏;反诈宣传被印在扇子和玩具上,分发给居民们;社区工作者苦口婆心地询问,“你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了吗?”……在宣传反电信诈骗这件事上,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工作者和民警们想尽了方法。

  当然,玩梗容易走心难,这是玉泉派出所民警刘献国接触反诈工作一年多以来最大的感触。刘献国的微信名有15字,叫“刘献国网贷刷单快递理赔都是诈骗”,一下子火了,很多人都来加他,诉说自己的被骗经历。


  在刘献国负责的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两个片区,诈骗案件仍在持续发生。两个社区,一年多累计在玉泉派出所报诈骗案例达25起。

  但抗拒和敷衍,是反诈宣传时遭遇的最大难点。刘献国听过最多的话,就是“从没想到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以及那些人从不认为自己是被骗。

  小时新闻记者走访了浙大求是社区和曙光社区,试图以此为样本,来回答一些问题——电信诈骗为何屡禁不止?受教育程度相对高的人,能有较高的警惕和防范吗?社区反诈难在哪里?

  


  浙大求是社区

  “我们不会被骗的!”

  “他们都不肯说,因为说出来太丢人”

  即便是对社区环境再不敏感的人,也能感受到身边的一些微妙变化。

  比如,社区里红底白字的横幅,从平静的“警惕电信诈骗”到直白露骨的“男不裸聊,女不刷单”;小区的宣传栏上,挂着“平安三率”(安全感、参与率、电信网络诈骗防范知晓率)和各式各样的被骗案例;保安亭和办事大厅随处可见反诈警官刘献国的KT板,上面列举着一串串的诈骗类型和手段。街道工作人员在办理业务的同时,会“强行”附赠一份“反诈问卷”,让人填完了再走。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7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1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