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北京: 东北暴雪北京毛虫 与全球变暖有关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今年暴雨、暴雪、高温热浪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接二连三,气候变化中潜藏的危机终于浮出水面。


  极端事件在人们的印象中,本是“几十年一遇”“百年一遇”。但全球变暖导致气候更加不稳定,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广发、频发、强发、并发。它不再只作为学术名词存在于人们的印象中,而是在目光所及处变成事实。

  极端天气致灾、气候变化影响时令。从积雪压塌房屋、农田颗粒无收到泛滥的毛毛虫,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正逐步渗透进细微之处。


  东北暴雪与北京毛毛虫

  在微博中搜索“寒潮”“沙尘”“高温”“暴雨”“暴雪”等关键词,能得到大量来自不同地域的生活特写,这些话语拼凑出一幅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的时空图。

  今年1月,北京、河北、山东等地50余个国家级气象观测站的最低气温达到或突破建站以来最低纪录;随后,全国超过25%的市(县)日最高气温突破2月历史极值;3月,北方遭遇近10年来少有的强沙尘暴天气过程;4月到6月,长江中下游地区、东北地区和内蒙古东部等地,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带来的灾害层出不穷;7月,河南出现极端特大暴雨;10月,山西遭遇极端强降雨;11月,东北、内蒙古等多地暴雪破纪录。

  

  受连日持续强降雨影响,10?月?7?日,40年来最大洪峰进入山西运城新绛县。图/IC Photo

  如今,山西暴雨已经过去近20天,10月29日,家住山西太原的姚文俊说,淹过房子的水已经退了,墙上泡开的裂缝不断地往外流水,“就像水缸漏了一样。”


  而刚刚过去的强寒潮,则被国家气候中心评估为综合强度指数历史第四位。

  从11月5日开始,内蒙古通辽市遭遇持续强降雪天气,最大积雪深度达65厘米。数字回归现实场景,才更让人感同身受——通辽市科尔沁区庆和镇南发村的张月(化名)和丈夫去查看牲畜,羊圈棚顶突然被雪压塌,所幸人无大碍。

  微小的雪花在几天中不断堆积,成为灾难的导火索。截至11月8日16时30分,雪灾导致通辽市8个旗县区5609人受灾,因灾死亡1人,大量棚舍等设施受损,直接经济损失达3446.53万元。


  除了极端天气带来的惨重损失,被气候变化扰乱的时令,也让人们的生活有了混乱之感。

  今年的秋天倏忽而去,秋装没来得及上身,不少地方就迅速变冷,有人说,一夜间地铁里全是羽绒服上没来得及洗的樟脑球味。8月末,郑州的雨仍旧下个不停,地铁全线网因“7·20”特大暴雨灾害还处于停运中,马路上也因此变得极度拥堵。

  气候变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掺杂在人类经济社会中。秋季特供“桂花奶茶”早早上架,但南方的桂花却没赶上趟,比往常晚开了一个月。秋天和桂花一样,好像只存在于消费的仪式感里。

  9月末,北京突然泛滥的毛毛虫(美国白蛾幼虫),也可归咎于天气。今年北京有122天的“超长汛期”,共下了79场雨。雨量充沛的夏天形成了高温高湿环境,再加上防虫药水被雨冲刷,毛毛虫借机大量繁殖。有时一段树干上能爬满上百只毛毛虫,树叶被啃食成网状。虫子不时掉下,让人防不胜防。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已经有 1 人参与评论了, 我也来说几句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共有 1 人参与评论    (其它新闻评论)
    评论1 游客 [白.火.并.诵] 2021-11-12 18:31
    idiot也是这么想的。
    上一页1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1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2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