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实地访150碗熟肉小作坊:咸菜正腌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重庆忠县马灌镇白高村,一个小作坊引发了一场情与法的争锋。


  因为卖出150份扣碗类熟肉产品,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白高村的王女士被买家邵先生以“三无产品”告上法庭,法院二审判决王女士退还4500元货款并给予十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虽然两级法院均已经作出判决,但买卖双方的争论还在继续。

  4月24日,极目新闻记者走进大山深处的白高村,探访纠纷中的“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


  “了不起的农村人”

  一座“马灌电商中心”,出现在大山深处的重庆忠县马灌镇高速路口。

  “电商中心建成集电商平台、物流集散、直播服务三位一体,村集体成立公司负责运营管理。拥有超过50万粉丝的电商主播2名,150平米展销大厅上架全镇及县内名优农特产品60余种。全镇电子商务人才超过200多人,多次直播带货使特色农副产品远销国内外,2020年,全镇线上线下销售超过2000万元。”电商中心门口的宣传栏上,充满骄傲地介绍着。展厅里的柜台上,有当地各家电商的产品。

  “毛妈妈”的产品也摆放在柜台上,各式风味豆豉、泡菜的包装印刷规范。售货员介绍,很多人走高速离开镇上的时候,会买“毛妈妈”家的产品,销量还不错。

  不远处的马灌镇白高村天气阴沉。山间的风雨说来就来,前一刻还微风徐徐,突然间却又大雨骤至。雨点打在毛淑娟家塑料雨棚上噼啪作响,盖过了这位66岁老太太的说话声。

  她就是“毛妈妈”,和老伴、儿子、媳妇一起经营“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制作销售扣肉、咸菜、渣海椒、麦酱、风味豆豉等特产。儿媳王琼是经营部的投资人。


  在毛淑娟家门前的路口,竖着一块“毛妈妈土特产”招牌,上面写着“传承农村美食,我们是了不起的农村人”。经营部进门处的简介中写道:“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拥有完整的产品生产、互联网销售、客服等体系,是一家具备优秀电商经营理念的农产品加工企业。毛妈妈采用传统手艺加工生产13种具有鲜明忠县特色的农副产品,通过电商销售模式将产品销往全国各地。”

  

  毛淑娟家的经营部开办了五个年头了,在当地小有名气,王琼的名字也曾见诸报端


  《忠州日报》曾发表文章《“毛妈妈”的老味道这样飘出了山》,对“毛妈妈土特产经营部”的发展情况进行过报道。报道称,2017年事业起步阶段,面临招工难、缺少设备和生产场地等问题,王琼和丈夫动脑筋逐一解决。缺人手,全家老少齐上阵,老人指导手艺,年轻人开设网店扩大销路;缺设备,一家人大量收购老坛子,实惠又环保;缺生产场地,就把闲置房屋改造成生产车间;曾因天气太热出现爆瓶,夫妻俩不断钻研,改进技术。通过不断发展,“毛妈妈”传统产品2019年的年产量达30吨,年销售10余吨50余万元,利润25万余元,其中电商上行销售额35万余元。通过务工、收购农产品等方式,还带动了20余个贫困户脱贫致富。

  2万元开始创业

  王琼今年39岁,在回家和公婆及丈夫开作坊前,曾做过加油工、干洗店员、销售,还开过一个修脚店。对于这个儿媳,毛淑娟的评价是能吃苦,能干,孝顺。

  这些或许与王琼早年的经历有关。王琼告诉极目新闻记者,她出生于忠县隔壁的垫江县,早年家中穷困,且家中还有弟弟妹妹,14岁就开始外出打工。起先,她到重庆的加油站做了三个月的加油员,一个月工资才200元钱,可有一次给一辆车加错了油品,最后赔了300元,算下来她打工三个月只挣了300元。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10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