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NASA: NASA局長稱中國恐占領月球 有野心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NASA局長稱中國恐占領月球 專家:中國恐有太空軍事化野心 https://t.co/0ZUMASNkuO— 美國之音中文網 (@VOAChinese) July 10, 2022


  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局長納爾遜(Bill Nelson)7月2日受訪時警告,中國恐登月後“占領月球”,引來中國外交部兩度駁斥,並直指美國才是外太空的威脅。對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占領月球說”有待商榷,但中國的太空研究不透明,也由軍方主導,恐有將太空軍事化的野心,尤其以現行的聯合國協定,尚難以約束大國在外太空的探索活動。

  美國NASA局長納爾遜日前語出警告稱,中國登月後恐“占領月球”,隨即引來中方的兩度駁斥。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先是在7月4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公開反對納爾遜“罔顧事實”的說法,並指責部分美國官員“不斷構陷、污蔑中國正常合理的外空事業”,且直指美國才是對“和平利用外空造成巨大威脅”的國家。

  接著,趙立堅於7月7日的例行記者會上再次指責納爾遜“混淆是非,顛倒黑白”。他說,中國在進行載人航天工程以來,一直堅持“和平利用、平等互利、共同發展原則”。

  德國《圖片報》(BILD) 7月2日報道,NASA局長納爾遜在接受專訪時,表達對中國軍事太空計劃的憂慮。他認為,中國如果順利登月後,恐將“占領”月球,並可能禁止其他國家登陸,他呼吁國際社會關注並提防。納爾遜還說,中國靠偷竊他國的創意和技術,以加入太空競賽,而其空間站的任務是學習如何摧毀他國的衛星。

  中國登月僅為科研?

  針對NASA局長的“中國占領月球”說法,美國加州理工學院轄下噴射推進實驗室(JPL)的工程師劉登凱表示,任何具備資金與技術的國家都能登陸月球,甚至在月球建立基地。他在接受美國之音采訪時指出,月球幅員廣闊,沒有任何單一國家有能力“獨占”月球,因此,“中國占領月球”的論述有待商榷。

  劉登凱說:“沒有人可以占領月球。它(中國)到了月球上面以後,別人還是可以上月球。月球這麼大,怎麼去在月球上占領?所以‘占領’這兩個字的話,就是有(待)商議的地方。它(中國)當然有可能去月球上弄基地,但美國也可以在月球上(建)基地。”


  美國政府於2017年批准由NASA主導的“阿爾忒彌斯”(Artemis)國際合作太空探索計劃,目標於2024年將美國太空人送往月球,並於2028年前在月球表面建立永久基地,以開啟未來進一步的太空探測任務,此計劃至今已吸引包含加拿大、澳大利亞日本韓國等10多國加入。

  不過,同樣能獨立完成載人太空飛行的中國俄羅斯並未參與“阿爾忒彌斯”計劃。兩國於去年3月簽署有關合作建設國際月球科研站的諒解備忘錄,打算在月球表面或軌道共建一座科學研究站。各界認為,此舉代表中俄聯手,與美國展開太空競賽。

  對於“中國占領月球”說,美中兩國的航太專家各有不同的解讀。


  一名因議題敏感而不願透露姓名的中國太空科學家告訴美國之音,納爾遜的言論是“無稽之談”。他表示,中國從2007年發射首顆月球探測器嫦娥一號後,就積極開展探月工程,直至2020年底嫦娥五號成功返回地球,並完成中國探月任務“繞、落、回”的所有挑戰,這期間,中國累積大量的外空研究相關論文資料,但全是基於科學研究。因此,中國不可能有占領月球或其他軍事太空的意圖。

  這名科學家說:“中國(探月)計劃是以科學為主的一個探測,不存在獨霸月球或者用於軍事用途。從證據上來說,嫦娥計劃的科學成果是越來越多,如果是為了軍事目的,不可能有這麼多科學成果。”

  解放軍主導太空研究

  不過,美國加州理工學院的劉登凱持不同的看法。他說,中國的太空研究由軍方主導,也不如美國公開、透明,因此,難斷言中國在太空發展上,沒有軍事考量。

  劉登凱說:“它(中國)火箭的發展、很多的設備的發展,都是軍方在支持。中國空間(太空發展)、軍方很難分得開,因為這個(空間發展)對它來講是重要的一個國防、也是一個軍備、國力的競賽。美國是軍方跟民間是完全分開的,美國的太空總署(航空航天局)是完全接受所有人的監督,但是中國大陸(的國家航天局)沒有。”

  根據上觀新聞的報道,解放軍於2015年底成立第五軍種“戰略支援部隊”,管轄不屬傳統陸、海、空戰場的領域,負責包含“太空發展”、“電子對抗”、“網路攻防”、“認知作戰”、“情報偵察”等五大方面。報道引述中國軍事專家宋忠平的看法稱,戰略支援部隊主要由三部分組成:網軍、天軍、電子戰部隊。其中,網軍專門負責網絡攻防;天軍是軍事航天部隊,以各類偵察、導航衛星為主;電子戰部隊的任務是幹擾和誤導敵方雷達和通訊。這將使中國軍隊不僅可以應對傳統作戰,也可以應對以新技術為主的新型戰爭。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439 秒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