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20措施刺激生育无感 因为社会惩罚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作者|刘远举

8月16日,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建立积极生育支持政策体系,为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指导意见》从提高优生优育服务水平,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完善生育休假和待遇保障机制,强化住房、税收等支持措施,加强优质教育资源供给,构建生育友好的就业环境,加强宣传引导和服务管理等7个方面,完善和落实财政、税收、保险教育、住房、就业等积极生育支持措施,提出20项具体政策。

此次17部门的这个《指导意见》可以看作是2021年8月3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决定》的具体落实方案。

当下中国人口形势严峻,8月1日,求是网刊发了中共国家卫生健康委党组的文章《谱写新时代人口工作新篇章》。文章指出,新时代我国人口发展面临着深刻而复杂的形势变化,人口负增长下“少子老龄化”将成为常态。具体体现在五个方面:一是随着长期累积的人口负增长势能进一步释放,总人口增速明显放缓,“十四五”期间将进入负增长阶段;二是生育水平持续走低,近年来总和生育率降到1.3以下,低生育率成为影响我国人口均衡发展的最主要风险;三是老龄化程度加深,预计2035年前后进入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 (60岁以上人口占比超过30%) ;四是家庭小型化,2020年平均家庭户规模降至2.62人,较2010年减少了0.48人,养老和抚幼功能弱化。

所以,用政策提振生育愿望,对与优化中国人口结构,有着时代紧迫性。


不过,从舆论上看,人们普遍对生育政策表现出无感。一方面,生育行为,涉及方方面面,对家庭来说,是一种观念驱动,而不是像商业行为、投资行为那样是理性驱动的。所以,政策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效果,而是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只要坚持政策的战略方向,加大力度,最终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

另一方面,这反应了政策力度还不够。


所有的生育政策中,住房政策是最重要的,此次《指导意见》也提出,加快完善住房保障体系,精准实施购房租房倾斜政策,发挥好税收、金融等支持作用等3项措施。但应该看到的是,此次《指导意见》的重点是加大对多子女家庭公租房精准保障的力度。

2012年时,浙江大学不动产投资研究中心、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与《小康》杂志进行了一次联合调查,涉及4个一线城市、2个直辖市、26个省会城市和8个重点城市,共计40个城市。在40个城市排名中,长沙以90.1%的居民拥有住房率位居榜单首位,上海以67.9%的比率排于末位。其余调查城市的居民拥有住房比率均在70%至80%之间。所以,公租房能影响到家庭占比不大。

处于生育阶段没有房子的家庭比例就更小了。中国的很多市民权益都与房地产挂钩,比如最重要的权益,上学,就要住房与户口高度相关。这就使得购房往往成为婚姻的前提,生育家庭住房拥有率就会更高。一旦有了房子,在人均居住面积上,就没有公租房的资格了。而且,在中国城市,人们都普遍对孩子采取精养策略,生育第二个、第三个孩子的家庭一般来说在经济上都不会很差。在家庭人均收入上也会超出公租房的标准。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Prev Page12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44 Seconds and 4 DB Queries in 0.0036 Secon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