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長峰醫院火災 公眾需要知道發生啥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火災發生於中午12點57分,但直到晚上8點49分,我們才看到報道。

中間硬生生拉出了將近8個小時的空白。


這8個小時的空白,讓報道下那張“最新消息”顯得很可笑。



要知道,這不是發生在偏遠山區,而是在首善之區。

也不是無人員傷亡,而是死了21個人,屬於“重大火災”。

但在官方通報前的這8個小時裡,網上幾乎沒見到此事的只言片語。

在人手一部智能手機,人均社交達人的時代,首都醫院的火災卻在網絡上悄然無聲,這太奇怪了。

不要說公眾了,據媒體報道,出事後,就連家屬,也都是看到新聞後才趕過來的。

別忘了,北京頭條發布的時間是20:49分。

而在“北京頭條”評論區下,有人問:12:57發生的,20:49發出來還能叫新聞嗎?

馬上有人反駁:遇難者人數統計需要時間,像這樣的事故,可能一個房間裡面的人都燒的粘連了,再加上轉移的,搶救的,統計核對需要時間。


反駁者是在強調新聞的准確性,核實死傷人數確實需要時間。

但問題在於,准確性不是全面性,准確性是甲醫院著火了你就寫甲醫院著火了而不是乙醫院著火了,不必非得等方方面面都弄清楚之後才叫准確性。

在保證這個意義上的准確性之後,要追求的是時效性,可以先來個突發新聞,注明“死傷正在統計中”。

至於傷亡人數和事故原因,完全可以在後續報道中體現。新聞媒體又不是避孕套,只能使用一次。


而且,我記得以前看電視,遇到大災大難,都是一眾電視台第一時間派記者現場連線直播的。說不定還會做一系列實時播報,經歷過汶川地震的,應該不難明白這種操作。

就是去年,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我們的官媒可都是實時報道的,還義憤填膺“十問首爾”,要嚴厲追責呢。

所以,這根本不是一個操作的問題,第一時間讓公眾知道發生了什麼,在操作上沒有任何難度。

但為什麼,我們現在只能等官方通報?

有人擔憂:從此災禍或許將只存在於通告之中,僅有一種敘事口徑被允許存在。

有人會問,你知道發生了什麼,又有什麼用?又能幫什麼忙?

救火確實是專業人員的事,旁人很難幫上忙。

但問題不在於能不能幫忙,而在於存在8個小時的空白,這件事本身不正常。
點個贊吧!您的鼓勵讓我們進步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76 秒 and 6 DB Queries in 0.0087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