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国特色形式主义:无所不入的“安检”(图)

QR Code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目前来看围绕安检的争端起始于23年底的北京地铁事故后以及凤凰网的一篇有关安检的报道,引发了一系列有关安检是否应该取消的讨论。




经常活跃在一二线城市并主要靠地铁等轨道交通(目前没见过公交也安检的情况)通勤的人大多都经历过诸如“安检排队排很久”,因为某种东西被检查出来导致后续被拖延很久时间的情况。剩余大部分人接触安检的时间则主要出现在铁路,轮渡,飞机以及部分展会展馆等情况,如果本身不喜欢出门以及搞活动的话对安检的接触不会很多,所以对于安检其实没有太多的印象,剩余一小部分人是需要经常出境的群体,对于各地安检情况有着较为详细的了解。


这就是对于安检认知的一些基础。

安检是否有用其实一直有争议,比如23年年初出现过在列车上用刀伤人的新闻,这其实比开头的两个新闻还要早一些,那时候网络上其实有隐隐约约在讨论安检到底是否合理的情况,比如会有人抱怨连个眼镜喷雾都查却查不出凶器,但后来也没人讨论了。




后来又有诸如莫斯科袭击事件促成的讨论,对于安检是否有用又回到了“什么算人员密集场所”以及现行安检到底能不能应对那种全副武装的恐怖分子的程度上,前一个讨论方向其实很有趣,有点“排队核酸到底算不算群聚”的意思,后一个其实更应该加强一下巡防力量,而不是单纯的靠着X光机来维持治安。

目前的资料显示其实国内安检并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从08奥运以及10世博会之后被保留了下来,广州地铁更是之后几年才开始铺开安检设备。而港澳台地区的轨道交通至今无安检,和很多人对无安检区域乱糟糟治安差的印象形成了深刻对比。


所以安检的性质其实有些类似于核酸,无论是形式上还是内在上。

不过两者其实也有区别,做核酸之所以没法持续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做核酸不仅浪费时间还是个受罪的过程,很多人做咽拭子都会被捅的干呕,做鼻拭子那更是痛苦不堪,尤其是通过鼻甲直接通到跟咽部相通的位置的时候——我做内窥镜的感受就差不多是那样的。而很早的时候安检并没有那么多查验事项,除非是真的藏了凶器,大部分时候都可以直接走,安检其实顶多起到了一个分流作用,而且不一定所有人都会扎堆去北上广深等地铁覆盖多的地方,去了也不一定能住在地铁线路普及的区域,所以形式上大家都可以接受,没有什么被安检困扰的情况。

但是现代大家就有些接受不了了,除了经济下行地铁票价暴涨(我最早坐北京地铁可是2元通坐的)以及耽误通勤,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目前来看呼声最高的原因有“眼镜喷雾”,以及充电宝等等。

眼镜喷雾很好理解,近视率的增加导致眼镜使用率增加是一点,近视其实是人类宏观发展的一种趋势,眼镜的普及会导致眼镜喷雾的携带率一同增长,就算不喷眼镜也可以喷手机擦汗渍,或者在条件不好的情况下洗手消毒,在covid疫情之后公卫意识的提高也促进了这一点。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还没人说话啊,我想来说几句
上一页12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6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