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中小学科创赛“代理人战争”?北邮学生举报风波的魔鬼细节(图)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2019年,第十九届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展示交流活动。朝阳区政府官网图

近日,北京邮电大学15名研究生联名举报导师存在师德师风问题,举报材料里一处细节引人关注:导师指令两名研究生帮自己读初中的女儿做科创比赛项目,结果并未获奖,研究生被指责“连初中的事情都做不好”。


连研究生都搞不定的初中比赛究竟是什么?举报材料显示,该比赛名为“第二十四届海淀区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小学一年级至高三的学生均可参加。上一届北京市初中组获奖名单显示,部分学生的研究项目较为高端,如利用天文图像搜寻小行星、诊断早期肺癌、阿尔茨海默症相关研究,以及无人驾驶领域的探索。

中小学科创比赛并不罕见,2022年,由教育部认定的全国性科创比赛有23个。有网友认为,一些科创比赛的研究项目远超中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排除背后有父母以隐蔽方式替孩子打比赛。这类比赛被调侃为“代理人战争”,其真实性与公平性受到质疑。

4月17日上午,北京市中小学生金鹏科技论坛(以下简称金鹏论坛)组委会相关负责人在接受南方周末记者采访时表示:“真正的市赛一等奖,不是网上流传的那些,我觉得90%以上是非常接地气的小项目。公众觉得题目很高大上,就把它等同于研究论文的高大上,其实项目本身是基于(学生)自身认知水平的。”

成绩是否影响升学


金鹏论坛由北京教育委员会主办,每年举办一届,至今已办24届。学生参赛项目可分为三大类,分别为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发明创造。据第24届金鹏论坛活动方案介绍,创办金鹏论坛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个参加科技实践活动的平台,引导学生在求实、体验、探索、创新的科技实践中成长”。

“根据教育部所出台的(政策),所有竞赛成绩不与任何升学挂钩。这明确打印在我们的获奖证书上面。”上述组委会负责人表示。

虽然政策规定,不得将竞赛结果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的依据及高考加分项目,但有的学校仍将其与自主招生等挂钩。一位不愿具名的金鹏论坛评委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近两年参加该项赛事的学生人数明显增多。其背后原因,除了国家教育政策对中小学科创工作有所倾斜,也与不少学校设立科技特长生招生名额有关。查询人大附中、北京101中学等的招生简章,获得金鹏论坛奖项被列为报名条件之一。


“这会加剧学生和家长功利地对待这样的竞赛。”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分析,对于学生来说,不需要研究高大上的科研项目,也不需要攻克难题,而是要考察学生是否积极参与,其中有多少自己的创新思维。

这与金鹏论坛组委会的宗旨不谋而合,组委会多次强调参评项目必须由学生独立完成,“学生应自己选题、自己设计、自己研究、自己撰写”“如有剽窃、抄袭他人研究成果或其他学术不端情况,一律不予参评”。

然而,实际操作过程中,明显高出中小学生水平的参赛项目并不少见。北京一家竞赛培训机构工作人员称:“历届的作品,水平基本上都是大学的毕业论文或者研究生的研究项目了。”

“这种情况很普遍。”华中某985高校教授杜超(化名)常到中小学开展科普教育。就第23届金鹏论坛市赛获奖名单,他对南方周末记者举例,“基于光谱分析的智能远程火灾报警装置”“基于PID断续足迹追踪以及视觉避障锁定的生物保护机器人”,感叹“连成年人都听不懂”。对于小学低年级组(1-4年级)一名学生做出的“睡眠剥夺对小鼠记忆和情绪的影响”研究,杜超疑惑,“动物模型是哪来的?这是很高级的研究,因为它涉及心理、神经等学科,我都做不了”。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08 秒 and 4 DB Queries in 0.0014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