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季豆
四季豆 于 2015-1-05 10:59 写道:
佔领经济学:中短期、微观

练乙铮

去年11月份本港录得的零售额为412亿港元,按年增长4.1%,销售量则按年增长7.5%,不仅远胜坊间的一些负数预期、推翻政府指「佔中严重影响本港消费市道」的说法,还比头三季的GDP增幅2.6%、1.8%、2.7%都高得多,因此对全年的GDP数字有拉提作用。

主流经济学的分析工具很有力,笔者三四个月来几度应用,得出的结论是:一、消费者因佔领运动而作出消费上的时、地和消费类别的替补(substitution)行为,个别营运者或损或益荣辱互见,但整体生意额应无大变化,对GDP的影响微乎其微,甚或可能产生正压力;二、佔领运动对实体经济的负面影响主要是小部分市民因佔领行为而觉得不便,需以次佳办法应付,但这对GDP数字而言,往往无相干,有的话也是可加可减,很可能互相抵消了。
例如,有人觉得乘车不便,改作步行,GDP就减少,但也有人觉得不便,不乘巴士改搭的士,GDP就增加;然后,交通开支的增与减,导致其他消费变化及相应的GDP减与增,如安步当车便多买瓶装饮料,改坐的士便有时间先在家里吃早点喝咖啡不帮衬麦记星巴克,于是总的生活开支大体保持不变。如此,在变异的环境因素之下,消费者保持中短期总支出平均额度不变,乃主流实证经济学里最经得起考验的一种理性行为。

这些数月前的简单理论分析,结果都与后来统计处发表的数据符合。反为需要一点解释的是,为什麽11月份零售额增幅异常强劲,比紧接佔中发生的10月份的1.4%增幅高出一大截。因素当然有多个,有的必然有的偶然,但必然的因素当中,有这个:佔中月馀,很多人都累了,消费方面一向精打细算所需的心力精神都想少一点付出,于是倾向「求祈啦」;一鬆懈,消费开支就增加。

这时,少了精打细算,也是完全理性的,因为要减省心力以应付其他方面的额外精神或体力负担;主流经济学的理性消费者模型因此依然管用。当然,11月份的这种消费增加,其他因素不变,会引致佔中完结之后的几个月份里的适量消费压缩,才可求得中短期消费总量不变;这也是会发生的,但变化可能隐藏在其他因素当中而不易察觉。

商界经营方面,出现生意额的时空变换,总体无大变化,但会不会有一些在佔领区附近、一直在零利润线上勉强挣扎的边际商户,因为佔中发生,营业额一减少,就不得不结业呢?当然有,而且,结业了,的确是商户也是社会损失。不过,这类边际情况在统计意义上是对称的:有另外一些本来也是在极力挣扎、眼看无法求存的边际商户,却可能因为佔中而得到额外生意额而渡过难关、存活下来了,他们和社会本来要蒙受的损失就因而得以避免。

同样,在佔中时期里,边际上的失业、就业现象,也有这种对称关係。很重要的一个概念就是,如果出现替补行为,边际影响的对称性便不可忽略。传媒一般会比较关注冲击的负面效果,主流微观经济分析却提醒人们还要注意相反方面的。

当然,如果香港一直以来的经济体质不是那麽健全,受到如佔中般的强劲不测因素冲击,替补反应跟不上,就会有比较严重的内伤,统计数据变化就会很负面。可幸香港现在还不是那个状况。

旅游业又如何呢?旅发局上周三公布的数据显示,11月整体访港旅客和大陆旅客人数按月升幅分别是1.65%及3.2%,并由此结论出,从过去两个月的旅客增长数字看,9月底开始的佔领运动未有影响旅客来港;数字更显示,陆客似乎对佔领情有独锺,11月蜂拥而来,增幅为所有访港旅客之冠,笔者估计大部分都不是国安人员。唯一突兀的数据,就是儘管陆客多来,以富有陆客为主要销售对象的奢侈品的销售额却下降了。这个变化的原因当然不是佔中发生了,而是大陆最近打贪甚烈,贪官于是少买奢侈品(也少到澳门豪赌,以致那边的赌场总收入今年罕有地下降了)。这个解释,梁特也许不同意,但习近平同志肯定说同意也来不及。
楼主  
上一页1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