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他死於762年,他的朋友圈卻傳到了2025年

QR Code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小軍官郭子儀觸犯了軍紀,將要遭到嚴懲。


此時,一位客居並州的詩人正在想方設法營救。在詩人的奔走下,郭子儀成功得救,免於刑罰,後來屢立戰功,成為一代名將。

而郭子儀始終沒有忘記詩人的恩情,在詩人晚年落難時反過來出手相救。


這個故事出自晚唐裴敬的《翰林學士李公墓碑》:“(李公)客並州,識郭汾陽於行伍間,為免脫其刑責而獎重之。後汾陽以功成官爵,請贖翰林,上許之,因免誅,其報也。”

安史之亂中,李白卷入永王李璘案,被流放夜郎,半路上收到赦免的消息,當即乘舟返程,朝發白帝,暮到江陵。關於李白遇赦的原因,有很多說法,裴敬的碑文將其歸因為李白與郭子儀的交情。

目前已知李白一生交游近400人,其中既有高官權貴、世家子弟、文壇大家,也有隱者、道士、僧侶、商販、村人、小吏等。李白為郭子儀求情時,郭子儀只是一個武舉出身的小軍官。

李白詩裡的小人物,恰似盛唐的群像戲,將我們帶入那個光輝燦爛又盛極而衰的時代。



▲南宋·梁楷《太白行吟圖》。圖源:網絡




李白在世時,就結交了同時代的偉大詩人。他與賀知章在酒樓買醉,賀知章稱其為謫仙人;他與後來的詩聖杜甫相遇,一同游玩,杜甫從此不是夢李白,就是懷李白;他對老友孟浩然無限敬愛,大聲高呼“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友人是李白極為重視的,即與他“結神仙交”的朋友,也就是一起求仙學道的同志。


李白的少年時代是在蜀地度過的。據他在《上安州裴長史書》回憶,他5歲能背誦幹支紀年,10歲讀諸子百家,枕頭邊時常擺著經史典籍,從此開始詩文的創作。他曾與一個叫東嚴子的逸士隱居於岷山之南,過著樸素的山野生活,在山間養了上千只禽鳥,一呼喚它們過來,就在手心上放一把米喂食。

在四川期間,李白開始與僧、道接觸。

有一次,他在戴天山上的大明寺讀書,緣溪而行,穿林進山,去拜訪此中的一位道士朋友,可道士行蹤飄忽不定。一路上,李白只見鹿出沒,不聞鍾聲響,等到了道觀,才知道朋友已經出門,無人知道其去處,只剩下李白一人倚著松樹惆悵。

李白寫成《訪戴天山道士不遇》,記錄隱逸生活中的訪友記,如清人吳大受所說,詩中“無一字說道士,無一句說不遇,卻句句是不遇,句句是訪道士不遇”,堪稱此詩妙處:

犬吠水聲中,桃花帶露濃。

樹深時見鹿,溪午不聞鍾。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這條新聞還沒有人評論喔,等著您的高見呢
上一頁123456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3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28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