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Deepseek爆發這半年,學生懶了,老師急了?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2025年年初,DeepSeek迎來爆發式發展,從技術突破到應用落地,AI 技術的發展深刻影響了多個行業的變革節奏。我們站在年中這個時間點上回望, AI 究竟如何影響了千行百業?


騰訊新聞熱問聯合九派新聞、數說故事發布《AI浪潮下的職業真實圖景分析》,以全網社媒大數據透視行業相關人討論內容以及情感趨勢,呈現當下AI對於不同職業的真實影響,共同探討AI未來的發展趨勢。

當ChatGPT能寫詩,當AI能批改作文,當算法開始解讀《紅樓夢》的情感深意——我們不得不問:教育的本質是否正在被技術重新定義?


就此話題,九派圓桌邀請騰訊新聞熱問答主、上海微粒湧動科技CEO、wteam成員蒙乙鋒,以及資深中學語文老師、《黃岡密卷》《高考必刷題》等資料編者@落雲歌老師探討,以下是發言摘錄:



【1】AI會讓學生有惰性嗎?

九派新聞:據兩位了解,AI在一線教學中的應用情況如何?

@落雲歌:現在AI在出卷子、選文章、編閱讀資料等方面提供了很大便利。你只需輸入關鍵詞,AI就能據此選取一些文章。甚至找名言、名句時,也能用到AI技術。但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問題。比如編寫試卷時,AI給出的答案和高考原版答案不一樣,甚至有很大出入。

蒙乙鋒:現在AI做的產品基本上基於兩個邏輯,一個是降本,一個是提效。在教育場景裡,對老師來說,降本就是提效。

現在比較常用的功能有智能批改與診斷,比如錯因分析、個性化批改,還有個性化作業生成,以及教學資源輔助生成。比如一個語文老師備一堂課,可能需要查閱大量資料,從歷史背景到名家點評,再到相關拓展閱讀。AI可以作為超級助教,在幾秒鍾內圍繞某個知識點,找到或生成大量教學素材和課堂互動問題,甚至幫助設計教學活動。


另一個是提質,從原來的千人一面變成現在的千人千面,這是老師最迫切的需求,也是AI能做到的。

就像作文,AI可以揪出裡面的某句話或段落進行分析,給出引導性建議,而不是直接生成結果。比如問學生在等紅綠燈時有沒有想到什麼問題,如果遲到了會不會著急,怎麼描述這種心情。

也許老師要改許多作文,改完之後只能每篇給出總結性評語,但AI可以逐字逐句分析,再帶著學生進一步思考,豐富作文寫作。


九派新聞:我們慣常使用的通用大模型AI(如Deepseek、chatgpt)和具體AI教育產品有何不同?

蒙乙鋒:有很大不同。教育需要引導,因此教育產品必須學會“藏一半”,不能直接給出答案。

比如學生寫作文,直接把題目放到通用大模型裡,會得到一篇寫得很好的文章,但落實不到學生身上。好的教育產品應該是引導性的,知道答案但不能馬上說出來。這是教育產品和GPT本質上的不同,也是核心區別。

九派新聞:大家非常關心的一個問題是,AI會不會讓學生過度依賴工具,弱化獨立思考?

落雲歌:我覺得會讓學生產生很大惰性,特別是有手機的學生。學生都是有慣性的,哪怕教的是全省最優秀的班級,學生也還是會偷懶,但偷懶不一定是壞事,能促進科技發展。

現在學生有了AI後,一分鍾就能生成一篇作文,學生只是抄一遍,少了自我思辨的過程,導致現在高考作文質量很差,改卷子時能看到很多問題。
不錯的新聞,我要點贊     還沒人說話啊,我想來說幾句
上一頁1234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26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