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保险相关: 学了7年电影后,我在流水线装起了保险杠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文丨欧海

编辑丨雪梨王


这是一个普通人追梦的故事。故事的种子源于一部名为《小武》的电影,导演贾樟柯,山西人。

17岁那年,同样来自山西的小姚第一次看《小武》。那晚过后,他决心做一名导演。

但他没能考上北电、中戏这样的名校。在一所双非院校读了四年戏剧影视文学后,这个不甘心的、有着文艺梦想的年轻人,报考了中戏的硕士研究生。这一次结果依然落空,他最终调剂去了一所211院校。

学了7年电影,用小姚自己的话说,他“制片过院线电影,实习过国际影展,作品进过戛纳展映”。在他的讲述里,自己足够勤奋,唯独缺点运气,比如考研复试和一位小艺人撞了导师。

当然,一个他无法回避却也不愿面对的事实是,他的天赋并不出众,才华也撑不起野心。普通人碰壁时往往会选择转弯,而不是固执地死磕——谁愿意一次次把自己撞得头破血流呢?

我们绝大多数人都不是天才。天才的故事可以写成传奇,而普通人的故事更多是挣扎、妥协和自我消解。这是小姚的故事,也许也是很多人的。

硕士毕业后,他去了一家车企。入职的第一件事是去流水线上装保险杠。那段日子,他才意识到,所谓的“电影梦”,在现实面前不过是一个虚幻的泡影。

他将这段经历发在社交媒体上,帖子很快火了。有人问他怎么不去拍短剧,他苦笑着回了一句:“那我还不如去装保险杠。”


以下是小姚的讲述:

流水线上

我真去车间装了三个月的保险杠。每天要装480个。


入职这家车企后,我就被“下放”到一线。我去的是总装车间。所有的零件生产好,运到总装车间,然后大家开始手工往车上装。这是公司最旧的一个车间,没有空调,只有电扇。产线上,高温混杂着噪音和气味,三个月下来,我捂了一身痱子。

那段日子我每天早上六点四十起床,坐班车,八点打卡上班。工人一上午干四个小时活儿,只能休息十分钟。午休一小时,下午一点钟继续,一直干到晚上八点。相当于每天工作十个小时左右,没有双休。

说实话,装保险杠的活儿对我而言有一点儿难度——装上简单,就是把保险杠扛起来,打两个螺丝。但上面有一些要筛的线束,比如车头雷达的线束有11个头,就要在保险杠上卡11个卡扣。我不是很能静下心来的人,搞艺术的,脑子有时候没那么严谨。

经常有工友给我发消息说,完了,班长又发现你哪个保险杠的线没卡全。我是容易内耗的人,所以就老怀疑自己,连这么简单的活儿都干不好。

我当时还发过一条朋友圈,说我本科的时候仿拍过一个工厂题材的短片。我在里面演男主角,一个工人。现在再回头看,当时懂个屁呀。等你真的到生产线上去才知道,真正的工人,往往很苦很累,呈现出一种机器人的状态。

所以他们需要靠一些强刺激的东西,抖音神曲也好,擦边女主播也好,高糖饮料也好,来刺激已经麻木的神经。流水线上的工人彼此都不说话,大家平时互相开玩笑,就像高三男生一样,突然我抓你一下,你碰我一下,好像身上的荷尔蒙无处释放。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60 秒 and 3 DB Queries in 0.0011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