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廣告聯系 | 簡體版 | 手機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歡迎您 游客 | 登錄 | 免費注冊 | 忘記了密碼 | 社交賬號注冊或登錄

首頁

溫哥華資訊

溫哥華地產

溫哥華教育

溫哥華財稅

新移民/招聘

黃頁/二手

旅游

聯合國大會在即 各國承認巴勒斯坦國的意義何在?


請用微信 掃一掃 掃描上面的二維碼,然後點擊頁面右上角的 ... 圖標,然後點擊 發送給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謝謝!
聯大在即 承認巴勒斯坦國意義何在? https://t.co/KPpnJUiwGQ pic.twitter.com/7Opq8ZNshF — RFI 華語 -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 (@RFI_Cn) September 18, 2025 聯合國大會9月5日決定,和平解決巴勒斯坦問題和落實“兩國方案”高級別國際會議將於9月22日、即聯大高級別周期間恢復舉行。7月底,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宣布,將在9月9日至23日於紐約舉行的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後,十多個西方國家政府呼吁世界其他國家也采取同樣的行動。以色列警告,西方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可能會迫使以色列采取“單方面措施”。


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已經表達了支持巴勒斯坦建國的意願。英國也宣布,除非以色列做出一系列承諾,包括在加沙地帶停火,否則它將承認巴勒斯坦國。比利時外交部長馬克西姆·普雷沃9月2號宣布,比利時在聯合國大會上承認巴勒斯坦國,加入法國和加拿大等其他國家的行列。據《紐約時報》報道,英國首相基爾·斯塔默將承認巴勒斯坦的聲明推遲到本周末,即周一聯合國大會討論之前,以避免該問題主導他與正在訪問英國美國總統的記者會,並避免與美國產生分歧。

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9月2號警告以色列,不要對任何領土進行“進攻”或“企圖吞並”,並堅稱這不會阻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運動。


馬克龍預見到了以色列對承認巴勒斯坦國舉動的潛在反應。據媒體報道,以色列正考慮吞並位於被占領的約旦河西岸的領土,以回應這些承認。以色列認為,承認巴勒斯坦國無異於在2023年10月7日哈馬斯對其人民實施屠殺後給予“獎勵”。

馬克龍在呼吁“永久停火”、“釋放所有人質”、“向加沙人民提供大規模人道主義援助,並在加沙部署穩定特派團”。他還補充道:“我們還在努力確保哈馬斯在第二天解除武裝並被排除在加沙的任何治理之外,巴勒斯坦權力機構進行改革和加強,加沙地帶全面重建。”

以色列外交部長吉迪恩·薩爾9月7號警告稱,西方國家承認巴勒斯坦國可能會迫使以色列采取“單方面措施”。

承認巴勒斯坦國的運動也在美國引發了不滿。據美國國務院稱,美國國務卿馬爾科·盧比奧在與法國外長讓-諾埃爾·巴羅的通話中重申美國“強烈反對”任何單方面承認巴勒斯坦國的行為。盧比奧近期對以色列的訪問也被認為是在聯合國大會前,表達對該國支持。

根據一封致法國總統的官方信函,以色列總理本雅明內塔尼亞胡指責法國總統埃馬紐埃爾馬克龍呼吁國際社會承認巴勒斯坦國,從而“煽動法國的反猶太主義火焰”。

總共有四分之三的聯合國成員國承認這個由巴勒斯坦流亡領導人於1988年宣布成立的國家。

“兩國方案”為何從未面世?


據法廣,截至2025年9月1日,超過75%的聯合國成員國承認巴勒斯坦國,即193個國家中的148個,加上梵蒂岡。然而,巴勒斯坦至今仍是一個潛在的國家,缺乏成為一個真正國家的可能性。

從絕對意義上來說,一個國家的存在並不需要被承認。並非所有國家都相互承認;各國自行選擇承認與否。但承認程度越高,國家就越能維護其權利。

一個國家由四個要素構成:領土、人口、政府和自由選擇的首都。然而,在巴勒斯坦問題上,這四個主要要素已被以色列解構了75年之久。

以色列於1948年建國後,立即申請加入聯合國。


安理會最初拒絕了以色列的申請,但在以色列保證尊重聯合國決議和《聯合國憲章》後,安理會接受了以色列的申請。

按照1947年聯合國第181號決議規定,在阿拉伯國家旁邊建立一個猶太國家。但以色列從未尊重過任何一項聯合國決議,也從未尊重過國際法。所謂的“兩國方案”因此從未面世。

國際法專家莫妮克·謝米利爾-讓德羅認為:“以色列自建國以來的目標就是讓巴勒斯坦國無法建立,”

如今,“兩國方案”面臨前所未有的威脅:加沙地帶的徹底毀滅、超過6.5萬巴勒斯坦人遇害、約旦河西岸和耶路撒冷非法定居點的猖獗擴張,以及以色列拒絕給予“回歸權”。

以色列公開拒絕巴勒斯坦建國,並威脅對那些准備承認巴勒斯坦的國家進行報復。

許多專家認為,承認巴勒斯坦國必須成為談判的先決條件,而不再只是結果。因為只有尊重國際法才能實現兩國方案與和平。
您的點贊是對我們的鼓勵     好新聞沒人評論怎麼行,我來說幾句
上一頁12下一頁
注:
  • 新聞來源於其它媒體,內容不代表本站立場!
  • 在此頁閱讀全文
    猜您喜歡:
    您可能也喜歡:
    我來說兩句:
    評論:
    安全校驗碼:
    請在此處輸入圖片中的數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網為北美中文網傳媒集團旗下網站

    頁面生成: 0.0393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3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