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那么年轻,尿毒症,只在"这里"找到光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李晓明的世界很久没有那么吵闹过。

在窗帘紧闭、工友来来去去、缝纫机喋喋不休的工厂里,24岁的平车工李晓明度过了非常忙碌的夏天。他要上班,每天做重复性的活——缝裤袋和腰带,从早上9时一直到晚上9时。在成品服装堆积而成的世界中间,他没有太大的野心和欲望,心愿都是很微小的:


身体不出差错;

夏天多出点汗(这样才能多喝水);

想看看大海。

这些心愿是他抵达广州后,才开始一步步在脑海里畅想的。两年前,他得了靠透析机才能续命的尿毒症,终日体会到人生的虚无,曾以为“人生完了,以后干啥也干不了”。他想过从七楼的家跳下去,但没付诸行动。“说白了,还不敢死,还想活。”

2024年,想活下去的李晓明,与35岁的阿苏、18岁的林敏、54岁的宝姨,都在互联网刷到了同一类信息——在广州,有几家特殊的民营血液透析中心(以下简称:血透中心)。到这些血透中心透析的病人,可以获得“惊喜福利”:一份工作。

处在绝境里的人们没想到,有一天,他们共同相信了互联网上“像骗人”的招募信息,从困境中出走,“漂”到广州,与天南海北的尿毒症患者在工作中相遇。他们以“肾友”相称,以此定义他们共同的命运。


他们来到了同一间透析中心。二楼、三楼是病床,透析机全天像滚筒洗衣机一样运转,担任肾友们的“人工肾脏”。四楼却是一家能容纳百人的服装厂,透析完毕的肾友,哒哒哒地踩着踏板,在缝纫机前埋头工作,试图用工作的钱换续命费。



服装厂内,工人们正在工作/南风窗记者郭嘉亮摄


通过“以工养病”,肾友们生病后与社会脱节的命运重新咬合。这类从岭南土地上生长起来的特殊工厂,并非完全生于偶然,它们的诞生得益于各项公共政策互相嵌套的培育。

故事与钱相关,但又不完全是这样。当生命的存续只能依赖机器肾脏,生病的人们逐渐疏离于社会,“活着”这件事所仰赖的就不再是活着本身。在由布料、缝纫机、透析器组成的看似重复的生活之中,有更重要的东西在支撑绝望者的生命。

01

碰壁

来到南方工厂的半个月后,李晓明接到了一通电话。“你爸爸听说你跑出来打工了,都急哭了。”那头是大姑的声音。他长这么大,第一次听说父亲会哭。

他没把来南方的计划告诉父亲。那个已经和母亲离婚,但是每天早上4时起床种藕、养虾,为他挣治病钱的男人。他知道坦白后的结果。父亲不会同意,担心他在外地受累。
您的点赞是对我们的鼓励     无评论不新闻,发表一下您的意见吧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90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1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