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告联系 | 繁体版 | 手机版 | 微信 | 微博 | 搜索:
欢迎您 游客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首页

温哥华资讯

温哥华地产

温哥华教育

温哥华财税

新移民/招聘

黄页/二手

旅游

女儿移居加拿大生活,成就家庭中的两代女性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各位读者大家好,几个月前我写过一篇文章,跟大家分享我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家,生活在加拿大,以达到逃离原生家庭的目的。虽然有很多读者在后台留言说自己非常能够共情我,但是也有很多读者不理解我的家庭关系,为什么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尤其现在中国的独生子女很多,很多人自然理解父母要留子女在身边的想法,却不理解子女为什么要逃离家庭。


通过今天这篇文章,我想和大家分享一下我的心得,如果父母控制欲很强,那么父母和子女相互远离,反而能够相互成就,对于父母和子女而言,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我一直选择逃离家庭,但是也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挽救了我家庭中的两代女性,我和我妈妈。

为什么一定要离开家?


了解我家庭背景的读者们可能还记得,我读大学的时候就离开家乡,选择到大城市去,读大学的时候,在我的室友们都在为学业和爱情哭泣的时候,能够让我哭的,只是来自我妈妈的精神压迫。

很多读者宽慰我,说我妈妈只是在用她自己的方式在表达爱意。这句话本身没错,但如果你跟我说扇耳光,拳打脚踢,和用最恶毒的语言骂自己的女儿是爱,我要打个问号的,毕竟在加拿大,打骂孩子犯法,警察不会跟你讨论什么是爱,却可以告诉你什么是犯法。我身边就有父母来加拿大探望正在读书的孩子,结果一家人大打出手,孩子报警的事。

我妈妈的控制欲其实也来自于自己的原生家庭。我的祖父母对于我妈一直是不管不顾的态度,我妈便觉得,对子女好的父母,就是需要时时事事为子女考虑,所以对我就是极强的控制和管控。只是时移势易,到了我们这一代,让人窒息的管控只会带来心理问题。我在读高中的时候就已经出现了,因为抑郁导致的严重躯体化的症状,身体和精神上都受到了很大的折磨,但是在大多数家长和老师的眼里,也只不过是孩子的无病呻吟,不想上学的借口。




高考的时候,我的成绩并不理想,600分也只不过能去大城市上普通的一本。回过头来想想,18岁的我并没有这种远走他乡的决心,但是冥冥之中,我告诉自己必须要离开家。


事实证明,我和我妈如果不同时生活在同一屋檐下,还是可以维持良好关系的。我远走他乡,从冥冥之中拯救了我自己的命运,也同时帮助我妈重新掌控她自己的生活。



我上大学之前,我妈妈的生活是围着我转的。她90年代下岗之后,就很少有稳定的工作。印象中,我妈为了照顾我,一直在从事比较灵活的工作,比如卖保险,或者做医药代表。这样她可以中午回家给我做饭,晚上吃过饭之后,还能带我去上英语补习班。有时候下着大雨,我妈还要骑着自行车带我去上课,现在回想起来她可能觉得自己付出了很多,但是我小时候就会很抵触这种付出:

下暴雨还要去上课,雨披也没办法遮住我们两个人,我妈妈的脚泡在雨水中和污水中,我坐在自行车后座,到了上课的地方,两个人基本上全身湿透,我要穿着湿衣服上课,我妈要穿着湿衣服等我下课回家。这不是硬逼着自己没苦硬吃吗?下暴雨了,少学一天英语,又能怎么样呢?
不错的新闻,我要点赞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注: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在此页阅读全文
    猜您喜欢:
    您可能也喜欢:
    我来说两句:
    评论:
    安全校验码:
    请在此处输入图片中的数字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页面生成: 0.0378 秒 and 5 DB Queries in 0.0075 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