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ontact Us | CHT | Mobile | Wechat | Weibo | Search:
Welcome Visitors | 登录 | 免费注册 | 忘记了密码 | 社交账号注册或登录

Home

温哥华资讯

Realty

Education

Finance

Immigrants

Yellow Page

Travel

新冠疫情: 新冠惊现新变种XE传播速度快9.8%


请用微信 扫一扫 扫描上面的二维码,然后点击页面右上角的 ... 图标,然后点击 发送给朋友分享到朋友圈,谢谢!
  


  为防止新冠病毒奥密克戎 BA.2 亚型毒株可能造成的新一轮疫情,当地时间周二 ( 3 月 29 日 ) ,美国食品药物管理局 ( FDA ) 批准了对 50 岁及以上人群使用第二剂 Moderna 和辉瑞 mRNA 新冠疫苗加强针。此外,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 ( CDC ) 官方表示,任何 50 岁及以上的人都可以在第一次接种新冠疫苗加强针四个月后接种第二剂加强针,无论第一次接种的是哪家公司的疫苗

  公开资料显示,3 月 17 日,Moderna 向美国 FDA 申请紧急授权,为 18 岁及以上的成年人接种该公司生产的新冠疫苗第四针。而在此前不久,当地时间 3 月 15 日,辉瑞公司与 BioNTech 向 FDA 提交申请,寻求为 65 岁及以上人群提供新冠疫苗的第二针加强针的紧急使用授权。辉瑞公司称,提交申请的资料包括在以色列收集的数据,其研究显示第四针对感染的保护作用增加了 1 倍,对重症的保护作用增加了 3-5 倍。


  此前,辉瑞首席执行官 Albert Bourla 公开表示,未来几年新冠不会消失,完全接种了疫苗的人将需要在今年晚些时候注射第四针,也就是第二剂加强针。" 人们从第三针中得到的保护是足够好的,实际上对降低住院率和死亡率非常有效,但它对预防感染效果不是那么好。"

  新冠病毒又现新变种,传播速度上升 9.8%!

  不过,新冠病毒仍在变异。

  据英国卫生与安全局(UKHSA)日前证实,在英国境内发现奥密克戎子毒株结合的重组变体,目前命名为 "XE",其为奥密克戎亚型 BA.1 和 BA.2 的重组体。


  据红星新闻报道,迄今为止,英国境内已确认 637 例 XE 感染病例,但是,它发展的速度极快,甚至较传播最快的 BA.2,还要高 9.8%。意味着,XE 具有大范围流行的潜力。

  

  基因组图解:XD、XE、XF 三种变体如何进行毒株重组。图源英国卫生安全局


  "XE 这种特殊的重组变体已经显示出变化的增长率,但我们还不能确定它是否具有真正的增长潜力,还没有足够证据表明其传染性、严重性以及对疫苗有效性的影响。" 英国卫生安全局的首席医学顾问苏珊 · 霍普金斯教授说道。" 重组变体并不罕见,特别是当多个病毒变体同时传播时。迄今为止,已经出现了几种结合变体,但大多数会相对较快地消亡。"

  除 XE 变体之外,英国卫生安全局还在密切关注 XF 和 XD 变体。XF 和 XD 变体均是 Delta 毒株和 BA.1 的重组体(其中 XD 是法国 Delta 与 BA.1 重组体,XF 是英国 Delta 与 BA.1 重组体)。

  第四针真能应对奥密克戎 BA.2?

  近期,变异新冠病毒奥密克戎毒株的亚型 BA.2 在全球加速传播,并成为美国的主要流行毒株,为疫情防控带来新的风险。根据美国约翰斯 · 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 3 月 31 日 6 时 20 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 8005.30 万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 97.97 万例。在过去约 24 小时里,美国新增确诊病例 36170 例,新增死亡病例 1147 例。
觉得新闻不错,请点个赞吧     好新闻没人评论怎么行,我来说几句
Prev Page123Next Page
Note:
  • 新闻来源于其它媒体,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 _VIEW_NEWS_FULL
    _RELATED_NEWS:
    _RELATED_NEWS_MORE:
    _POSTMYCOMMENT:
    Comment:
    Security Code:
    Please input the number which is shown on the following picture
    The Captcha image
    Terms & Conditions    Privacy Policy    Political ADs    Activities Agreement    Contact Us    Sitemap    

    加西网为北美中文网传媒集团旗下网站

    Page Generation: 0.0339 Seconds and 2 DB Queries in 0.0009 Seconds